更換機油時如何選擇適合自己車型的機油?

更換機油時要選適合自己車型的機油,這得從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是種類,礦物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造價成本和品質依次遞增。礦物油 5000 公里或半年換,半合成 7500 公里換,全合成 10000 公里或一年換。相同里程數,全合成更劃算,抗磨損、防變質性能好,能延長發動機壽命。

其次是標號,要關注“SAE 粘度等級”和“API 質量等級”。SAE 粘度等級中,W 前面數字越小,冷啟動可靠性越高,比如 5W 最低溫度為-30℃,北方汽車多用 5W-40、5W-30 型號,東北零下幾十度可用 0W-40 或 0W-30 型號。W 后面數字越大,機油在 100℃時粘度越大,粘度大油膜厚能保護發動機,但運動阻力也大。API 質量等級中,“S”開頭系列代表汽油發動機用油,字母越靠后質量等級越高,“SN”等級的機油質量最好,全合成機油屬于“SN”級別。

然后是品牌,日常用車選大品牌正品機油就行,常見的有殼牌、嘉實多、美孚、道達爾、長城,別盲目選賽車或競技用油,不適合日常駕駛。

選機油最科學簡單的辦法是參照保養手冊,老車發動機磨損大,可用高粘稠度機油減少磨損。選機油還得根據車系,日系、美系車發動機設計精密,適合清潔性好、黏度 20 左右的機油。全合成機油高低溫性能好,換油周期長,適合豪華高性能車,10000-12000 公里左右更換。半合成機油 8000-10000 公里換,價格性能適中。入門級或自然吸氣發動機適合礦物油,高端和渦輪增壓車型適合全合成機油。

溫度和工況是選機油的重要標準,冬季氣溫低選 W 前數字小的,喜歡開快車或老車選 W 后粘度系數高的,盡量選高端品牌。機油選多粘度潤滑油好,能在低溫和高溫時分別有輕質油和重質油的性質。德系車、車齡 7 年以上、常跑高速的車適合 5W40 全合成機油,活塞間隙大的車也適合。

一般車型說明書有推薦機油標號,可參考,也能自主選,但要注意 W 前面數字代表最低適用溫度,后面數字代表粘度,不是標號越高或越低就好,要按保養手冊選,日韓系自吸發動機選低粘度,德系美系渦輪增壓發動機選高粘度,老車或激烈駕駛可適當提升。挑機油要根據車輛發動機使用環境溫度選對應級別,看是否有國際權威認證,不同燃料車輛用對應機油,同一輛車最好用同一品牌規格機油。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考駕駛證 B2 總共需要的費用在 6000 - 20000 元之間,均價約 8000 元。這一費用跨度較大,主要源于地區差異與駕校不同。比如四川、重慶、廣東等地,費用多在 15000 - 20000 元;二三線城市一般 6000 - 800
玻璃修復操作過程中用到的工具種類繁多,涵蓋切割、打孔、清潔、修復等多類,如玻璃刀、玻璃開孔器、真空注射器、紫外線燈等。其中,玻璃刀用于精準切割,玻璃開孔器可在特殊場景打孔;真空注射器負責抽氣與填充修補劑,紫外線燈促進專用樹脂凝固。此外,還有
自己更換寶馬變速箱油理論上可行,但實際操作存在諸多難點,不太建議。寶馬不同車系搭載不同變速箱,準確找到排油與加油螺絲位置并非易事,操作不當還可能損壞部件;放油加油量需精準控制,不然會影響變速箱性能;拆卸油底殼工作復雜,且容易出現漏油問題;若
不同品牌的車用尿素設備價格差異較大,少則幾百元,多則數萬元。這背后是多種因素交織。知名品牌憑借質量與售后保障,價格往往較高;設備規格上,大容量的自然更貴;功能越豐富,如具備自動加注、智能診斷等,定價也越高。從具體例子看,基礎款設備中,深圳市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