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新能源車補貼要求有哪些具體的技術指標?
新能源車補貼要求的具體技術指標包括以下方面:
純電動乘用車方面,30 分鐘最高時速不低于 100 公里/小時,續航里程不低于 150 公里,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不低于 105 瓦時/千克。
對于能量密度,105(含)-120 瓦時/千克車型補貼 0.6 倍,120(含)-140 瓦時/千克車型補貼 1.1 倍,140(含)-160 瓦時/千克車型補貼 1.1 倍。
同時,根據整車不同的維修質量,工況下每百公里電耗有相應閾值標準。
補貼金額計算公式為單車補貼金額=里程補貼標準×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節系數×車輛能耗調節系數,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不超過 1200 元/kWh。
純電動汽車的里程補貼標準多樣,比如續航里程大于等于 300 公里小于 400 公里,單車補貼 4.5 萬元,大于等于 400 公里,補貼 5 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純電狀態下續航里程大于等于 50 公里補貼 2.2 萬元。
車輛能耗調整系數也與車輛能耗相關,比如 0.95×y<x≤y 調整系數為 0.5 等。
2024 年政策調整后,提高了整車能耗、續駛里程、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現有技術指標要求,新增低溫里程衰減技術指標要求,低溫里程衰減率不超過 35%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可放寬至 95Wh/kg。
還明確了換電模式車型相關要求。
此外,提高推薦車型目錄門檻并動態調整,增加整車能耗要求,提高整車續駛里程門檻要求,引入動力電池新國標,提高安全要求,建立市場抽檢機制和《目錄》動態管理制度。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汽車搭電啟動成功的時間并不固定,快則瞬間,慢則可能半小時以上。這主要取決于電瓶虧電程度、品牌以及天氣等多種因素。若電瓶虧電不嚴重,搭好電后啟動發動機即可;要是虧電較多,通常需 10 至 30 分鐘甚至更久才能成功啟動,嚴重虧電耗時更長。寒冷
報搭電服務的流程涵蓋準備、連接、啟動與拆除等關鍵環節。準備時,要找好救援車,車頭對齊間距一米左右,備好導電良好的帶夾子跳線、干燥布或紙板等工具,關閉兩車發動機并認清電池正負極。連接電瓶線需先紅后黑,防止短路。啟動車輛時先啟動救援車,再啟動被
長期放置沒電的汽車可以直接搭電。當汽車因長期放置而沒電時,借助搭電線利用另一輛車的電瓶來搭電啟動是可行的辦法。操作過程需嚴謹規范,從車頭對頭放置車輛,到按序連接正負極搭電線,再到充電后嘗試啟動,以及成功啟動后的拆線步驟,都有相應要點。只要遵
二手兩廂大眾車內飾磨損程度對價格影響較大。內飾作為車輛使用體驗的重要部分,其磨損情況能直觀反映車輛的使用頻繁度與車主的愛護程度。輕微磨損時,對價格影響相對有限;而嚴重磨損,比如座椅塌陷、內飾大面積破損等,不僅破壞美觀,還影響舒適感,會使買家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