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18 型客車的生產歷史是怎樣的?
18 型客車第一代于 1955 至 1959 年從東德進口 107 輛高級客車,用作與蘇聯的國際聯運及高級干部公務車,之后被編為 18 型客車。
第二批次 18 型客車于 1960 年代設計試制,構造速度 120 至 140 公里/小時。YW18 型硬臥車 1966 至 1968 年由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設計研制,用于國際旅客聯運。1971 至 1973 年四方廠改進設計研制,定員和自重有變化,采用新轉向架,構造速度 140 公里/小時。
RW18 型軟臥車 1964 至 1968 年由四方機車車輛廠設計研制,用于國際旅客聯運,部分設有單人間或雙人高級軟臥包廂。
CA18 型餐車 1969 年由南京浦鎮車輛廠、唐山機車車輛廠投入生產。
第三批 18 型客車稱 18A 型,四方工廠于 1990 年制造 50 余輛,包括 YW18A、RW18A 等,定員 32 人。
第四批 18 型客車 1995 年進口,德國原裝 80 輛,四方工廠用散件組裝 20 輛,CA18A、XL18A 由四方工廠制造。
最后一批 18 型客車于本世紀初仍由四方工廠制造,外觀及涂裝與 25K 型客車一致。
18 型客車有多種車種,如 YW18 型硬臥車、RW18 型軟臥車、XL18 型行李車和 CA18 型餐車。18 型客車是供國際列車的專用車型,產量不大,后來部分用于國內旅客列車編組。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修復啟動電瓶對環境有著積極影響。合理修復電瓶能夠延長其使用壽命,減少新電瓶生產,進而降低生產環節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同時,修復電瓶還能讓其中的貴重材料實現再利用,避免資源的浪費,有效控制有害物質排放。從能源消耗和減少污染等多方面來看,
汽車故障救援價格并非單純按距離或救援難度計算,而是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距離方面,通常有基礎價格和初始里程,超出后每公里額外收費,行駛越遠費用越高。救援難度上,大型或特殊車輛、車輛陷入特殊地形等情況,因救援難度大,收費會更高。此外,車輛類型、
大型汽車救援搭電所需電量并無固定確切數值。這是因為大型汽車的種類繁多,不同車型的電氣系統配置、電瓶容量以及虧電狀況都存在差異。比如有的大型客車電氣設備多,所需搭電電量可能較大;而部分載貨汽車在電瓶容量不同時,搭電電量需求也不一樣。諸多因素共
自己修復電瓶后,可從外觀、電壓、電流、啟動、充放電等多個方面綜合檢測是否修復成功。外觀方面,修復完成的電瓶應干凈整潔,無銹跡、腐蝕與漏液;電壓需用萬用表測量,在規定區間才正常;電流要通過電流表檢測,與標注相符則電能傳輸穩定;連接車輛啟動順暢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