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載如何保障用戶隱私安全?

智能車載保障用戶隱私安全可從多方面入手。

首先是車企自身,像智己在成立初期就由 CEO 牽頭成立“隱私保護委員會”,制訂整體策略并監督檢查數據安全措施落實,所有數據采集遵循“最小必要”原則。技術部門對數據收集和外發,尤其是敏感數據,必須申請并審核。還成立“隱私合規工作小組”負責落實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智己重視用戶全程參與,嚴格遵守用戶授權,用戶可隨時關閉數據采集功能。

此外,智己采用前瞻科技,取消人臉識別,通過新手段避免采集敏感信息,如設計算法讓攝像頭只采集眼球轉動信息,應用包括區塊鏈、零知識證明等前沿科技制訂 IDPP 計劃為用戶信息提供保護。

比亞迪也表現出色,是國內最早使用車內攝像頭蓋板的企業,給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帶來更多安全防范,配置車內攝像頭的車型均配有物理滑蓋,實現軟件+硬件雙重保護用戶車內隱私。

在產品設計開發上,比亞迪的應用和車機中控系統對用戶全面告知并顯著顯示隱私聲明,提供便捷渠道保障車主數據權益。在權限管理和產品攻防上,通過高強度安全攻防測試提升汽車安全防護等級,多次獲得相關獎項。在接受監管機構監督方面,積極開展數據安全與合規的認證工作,已獲得多項安全認證。

同時,工信部頒發的《管理指南》明確規定,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應依法收集、使用和保護個人信息,實施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制定重要數據目錄,不得泄露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信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向境外提供的應向行業主管部門報備。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應具有事件數據記錄和自動駕駛數據存儲功能等。汽車行業相關標準也對汽車開發、生產、使用生命周期內的信息安全提出全方位要求,不僅識別安全風險,還需處理、監測、響應等應對風險。

總之,智能車載保障用戶隱私安全需要政府完善法規,車企采取有效措施,用戶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三方共同努力。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7.0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搭電發動不起來有可能和發動機積碳有關系,但并非唯一原因。發動機內部積碳過多,會影響汽車啟動。不過,導致搭電后仍無法發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搭電環節就可能出現問題,像搭電線過細、連接不可靠等;車輛自身也可能存在故障,像蓄電池損壞、油泵工作不
判斷附近搭電服務是否靠譜,要從多維度綜合考量。首先,查看提供服務公司的資質,營業執照應涵蓋道路救援服務,救援人員要有資格證書,車輛證件要完備;其次,考察服務能力,包括區域覆蓋和響應速度;再者,收費標準需清晰透明,避免隱藏費用或臨時加價。此外
汽車搭電后在交通擁堵路段行駛,對電量的影響難以精確估量。一方面,擁堵時頻繁啟停和長時間怠速,會影響充電效果,發動機中高速運轉才充電效率更高,若電瓶缺電嚴重,即便長時間在擁堵路況行駛,也難恢復理想電量。另一方面,車輛負載、電池健康狀態等多種因
汽車搭電若涉及跨高速路段,高速費通常沒有統一的固定算法,而是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不同地區經濟水平有差異,救援距離長短不同,服務內容存在區別,救援公司定價策略也各有不同,這些都會讓高速費有所不同。比如一線城市起步價可能在 100 - 150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