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報廢的標準是什么?

貨車報廢是有明確標準的。

通常貨車報廢年限一般為 15 年。但不同類型貨車,報廢標準也有差別。

比如總質量 1.8t 以下的載貨汽車含越野型、礦山作業(yè)專用累計行駛 300000km 要報廢;總質量 1.8t 以上的載貨汽車累計行駛 400000km 需報廢。

微型載貨車輛報廢年限 12 年,參照里程 50 萬公里;中、輕型載貨車報廢年限 15 年,參照里程 60 萬公里;重型載貨車報廢年限 15 年,參照里程 70 萬公里;危化品運輸貨車報廢年限 10 年,參照里程 40 萬公里;三輪汽車、裝用單缸發(fā)動機的低速貨車報廢年限 9 年,無行駛里程限制;裝用多缸發(fā)動機的低速貨車報廢年限 12 年,行駛里程 30 萬公里;可載貨的專項作業(yè)車報廢年限 15 年,行駛里程 50 萬公里;無載貨功能的專項作業(yè)車報廢年限 30 年,行駛里程 50 萬公里。

國五標準的貨車報廢年限為 10 年,但可以延緩 5 年,因此最多可使用 15 年。輕型貨車和大型貨車的報廢年限為 10 年,可延緩報廢,最高不超過 5 年。微型貨車和 19 座以下出租車的報廢年限為 8 年。20 座以上出租車的報廢年限為 8 年,可延緩報廢,最高不超過 4 年。帶拖掛貨車和礦山作業(yè)車的報廢年限為 8 年,可延緩報廢,最高不超過 4 年。全掛車的報廢年限為 10 年,可延緩報廢,最高不超過 5 年。半掛車的報廢年限為 10 年,可延緩報廢,最高不超過 5 年。半掛牽引車的報廢年限為 10 年,可延緩報廢,最高不超過 5 年。低速載貨汽車的報廢年限為 9 年,可延緩報廢,最高不超過 3 年。

營運車輛方面,微型載貨汽車總質量小于等于 1.8 噸,使用 10 年;重型載貨汽車總質量大于 1.8 噸,使用 10 年;半掛牽引車,使用 10 年;客車,使用 10 年。以上都是無事故記錄,累計行駛里程達到 50 萬公里以上的可以延緩報廢。

非營運車輛方面,微型載客汽車,使用 15 年;大型、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使用 15 年;非營運小型、微型載客汽車,沒有使用年限限制,但行駛里程達到 60 萬公里時,國家將引導報廢。

當車輛達到報廢規(guī)定的使用年限時采取強制報廢制度,必須走報廢程序,不可申請延期;當車輛行駛里程達到報廢規(guī)定時采取引導報廢,不強制,只要車輛能通過年檢,符合安全和環(huán)保要求也可繼續(xù)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報廢車輛應當及時交付給報廢汽車回收企業(yè),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將報廢汽車出售、贈予或者以其它方式轉讓給非報廢汽車回收企業(yè)的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自行拆解報廢汽車。

另外,車輛報廢也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五大總成完整,發(fā)動機號、車架號等信息和車輛檔案相符,無違章、非抵押。如果不能同時滿足以上條件,需要根據車輛的具體情況提交說明書及相關部門的證明。

最新的貨車報廢標準中,車輛的報廢里程閾值達到了 60 萬公里。

還有報廢補貼,重型載貨車每輛報廢車輛可享受補貼 18000 元,中型載貨車補貼標準為每輛 13000 元,輕型和微型載貨車,輕型車輛報廢補貼 9000 元,微型車輛補貼為 6000 元,大型和中型載客車,大型載客車每輛報廢補貼 18000 元,中型載客車則為 11000 元,小型和微型載客車,小型載客車的補貼為 7000 元,微型載客車則為 5000 元。但具體還要根據您所在地區(qū)的政策以及貨車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車發(fā)動機故障維修費用少則幾十元,多則可能數(shù)萬元。這是因為發(fā)動機故障原因復雜多樣,小到簡單的故障檢測、清除故障碼,可能只需幾十元;而像氧傳感器故障、凸輪軸傳感器故障等,維修費用從千元到數(shù)千元不等。若是發(fā)動機嚴重故障,比如奧迪Q5發(fā)動機故障
上門修復小電瓶和到店修復價格通常存在區(qū)別,但并無固定標準,受多種因素影響。一般來說,上門修復因包含交通、人力等額外成本,價格可能會偏高一些。修理廠上門搭電費用在 50 - 100 元(含搭電與電瓶檢測費),修復價格幾百到一千元或單次 150
大車上門維修電話的收費標準因服務項目、地區(qū)以及特殊情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像汽車搭電,找熟悉汽修廠可能0到100元,4S店依電瓶型號在200多元到1000多元;拖車服務標準價150元起,每公里另收3元等。此外,若在夜間、節(jié)假日或惡劣天氣救援還
自己準備油讓救援人員送通常不可行。一方面,高速救援核心業(yè)務并非送油,且私自攜帶油桶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另一方面,即使在普通道路,也鮮少有救援人員會答應這種請求。當車輛沒油時,其實有多種更合適且安全合規(guī)的解決辦法,比如聯(lián)系保險公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