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 7 系歷史上有哪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寶馬 7 系在其發(fā)展歷程中有諸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第一代 7 系(E23)于 1977 年推出,由寶馬首席設計師 Paul Bracq 操刀,外觀現(xiàn)代,保留經典四圓大燈的同時創(chuàng)新設計了平坦寬大且微微隆起的引擎蓋,側面如鯊魚鼻般犀利。車內配備車輛故障自檢系統(tǒng)、行車電腦等先進配置,高配車型有天窗、電動車窗、真皮座椅等。動力方面全部搭載直列六缸發(fā)動機,后期推出了搭載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 745i。1979 年小改款,車身棱角更圓潤,雙腎格柵微調,配置也更豐富。

第二代 7 系(E32)于 1986 年問世,設計風格沿襲上一代,雙腎格柵加大,尾燈設計復雜,內飾向駕駛員一側傾斜,配置豐富,如大燈清洗、電動車窗等。1987 年推出長軸距版,增加后排空間。動力上初期保守,后推出搭載 V12 發(fā)動機的頂配車型,還增加了 V8 發(fā)動機車型。

第三代 7 系(E38)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豪華車之一,車身高度低、車頭扁平、格柵拉寬,有短軸距和長軸距選擇,還有超長軸距版 L7。內飾設計感和時尚感強,取消六缸發(fā)動機車型,730i 和 730iL 采用 3.0 升 V8 發(fā)動機,750i 和 750iL 搭載 5.4 升 V12 發(fā)動機,這也是最后一代使用手動變速箱的 7 系。1995 年推出入門級 728i 和 728iL。

第四代 7 系(E65/E66)由著名設計師 Chris Bangle 主導外觀設計,跳脫出前三代影子,引發(fā)爭議但銷量創(chuàng)新高。內飾取消向駕駛員側傾斜的中控臺,搭載 iDrive 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取消手動擋,全部配備 6 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長軸版車型尾標改變。

第五代 7 系(F01/F02)于 2008 年推出,進入“F”時代,外形設計引發(fā)爭議,內飾現(xiàn)代,配置科技智能化,動力方面有多種選擇,如 740i 和 740Li 搭載 3.0 升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760i 和 760Li 搭載 6.0 升 V12 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還推出 xDrive 全時四驅系統(tǒng)。

第六代 7 系(G11/G12)2015 年發(fā)布,基于 Clar 平臺打造,外形運動扁平化,內飾布局變化不大但功能升級,支持手勢控制,車身選材突破,引入 B48 2.0T 四缸發(fā)動機,2019 年中期改款雙腎格柵尺寸再次擴大,2022 年宣布 V12 發(fā)動機不再使用。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9月30日,2025天津國際車展拉開帷幕,問界全系車型驚艷亮相,為觀眾帶來一場科技與豪華交融的出行盛宴。 在智能化升級方面,問界完成全系OTA升級,推送華為乾崑ADS 4.0輔助駕駛系統(tǒng),WEWA架構、車位到車位2.0等關鍵模塊的加入,讓
寶馬325i貼隔熱膜能阻隔40%-85%的太陽熱量。一般來說,不同品牌和類型的隔熱膜隔熱效果有差異,專業(yè)隔熱防爆膜可阻隔50 - 85%的太陽熱量,普通隔熱膜大概能阻隔40 - 60% 。隔熱膜效果還受貼膜質量、工藝以及車窗玻璃特性等多種因
寶馬 1 系選擇國產還是進口的車身貼膜,取決于個人的具體需求與預算。若預算有限,只是想短期體驗車身貼膜帶來的新鮮感,那么國產膜是不錯的選擇,其價格親民,雖在施工效果和持久度上稍遜一籌,但能滿足基本需求。要是追求極致的效果,希望貼膜能長期保持
寶馬 X4 貼膜改色可選擇的優(yōu)質材質眾多,各有特色。ICR 亞面液態(tài)金屬銀改色膜能讓車輛彰顯對前衛(wèi)奢華的追求,與寶馬 X4 相得益彰;超啞閃電綠的 Matrix?改色膜源自蘭博基尼原廠色,綢緞質感與金色光澤帶來獨特視覺沖擊;流動星芒銀的 P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