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越野車的懸掛系統有何特殊設計?
全地形越野車的懸掛系統有諸多特殊設計,旨在適應多樣路況。前懸架常見雙A臂或擺動臂式,后懸架多為五連桿或四連桿式,保障穩定性與舒適性。同時,大懸掛行程很關鍵,像硬軸結構懸掛能實現大行程,讓車輪不易懸空。此外,還有多種不同類型的懸掛,如雙叉臂式強度高,多連桿式舒適性佳,不同類型在不同越野場景各展優勢 。
雙叉臂式懸掛是在麥弗遜式的基礎上多加了一支叉臂,這一改變帶來了質的提升。它極大地增強了懸掛的強度和耐沖擊力,在車輛轉彎時能夠有效抑制側傾現象,制動時也能很好地控制點頭問題。賽用級別的雙叉臂式懸掛甚至能達到1000mm的避震行程,如此出色的表現,使得很多硬派越野車都將其作為前懸掛的首選 。
多連桿式懸掛則是由3到5根受力桿組成,其精妙之處在于能夠精準地控制車輪的位置變化。在車輛驅動和制動過程中,它能讓車輪繞軸線擺動,確保車輛平穩轉向,舒適度相當高,越野性能也不遜色。以大眾途銳為例,它采用多連桿獨立懸架,并且運用鋁制材料實現了輕量化需求,副車架使用鋁合金配合加強結構,保證了車身強度以及拖拽安全。后懸掛采用鋁合金材質搭配防傾桿及其連桿,很好地保持了車身穩定,“機簧分離”的設計更是拓展了乘員艙的橫向空間,同時還配備空氣懸架,從而能夠適應各種復雜場景 。
除了上述兩種,還有其他一些常見的懸掛類型也各有特點。麥弗遜懸掛結構簡單、重量輕、占用空間小,響應和回彈速度快,減震能力強,不過它的側向支撐力度不足,在轉向和剎車時車身側傾、點頭會比較明顯。非獨立懸掛里的扭力梁式懸掛屬于半獨立式,舒適性雖然稍差,但結構簡單可靠,維修費用低,經常被應用于緊湊級SUV的后懸掛 。
整體橋懸架結構簡單,在惡劣路況下行駛毫無壓力,能夠承受巨大的扭力,可有效提高車輪抓地力,增強車輛的脫困性能,而且耐用不易損壞。前、后雙獨立懸架常見于全地形越野車,縱向和橫向穩定性都很好,抗造性強,在非鋪裝路面上能夠發揮出良好的性能。前獨立懸架 + 后非獨立懸架常見于越野SUV,這種搭配巧妙地兼顧了舒適性和越野能力,前側重舒適,后側重越野和驅動 。前/后均非獨立懸架是硬派越野車常用的配置,剛度好、結實,在惡劣路段也不容易損壞,豎直方向上車橋的扭轉能力強,車輪上下跳動行程長,野外適應性非常出色 。
電子動能動態懸架系統也是一大亮點,比如雷克薩斯GX Overtrail所搭載的該系統,能根據車速、方向盤角度等自動判斷車輛行駛狀態,進而鎖定或解鎖防傾桿,無論是在公路行駛還是越野時,都能有良好的表現 。
全地形越野車的懸掛系統特殊設計豐富多樣,每種設計都有其獨特之處。不同類型的懸掛在不同的越野場景和使用需求下,都發揮著各自的優勢,它們共同構成了全地形越野車強大且適應力廣泛的懸掛體系,為駕駛者帶來穩定、舒適且充滿樂趣的越野體驗。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