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汽車底盤構造有哪些創新點?

先進的汽車底盤構造創新點諸多,涵蓋技術、工藝及智能化等多個層面。在技術上,輪轂電機減少驅動傳遞損失、節省空間,線控轉向改善轉向感覺,二者結合提升車輛運動性能;工藝方面,特斯拉的一體化壓鑄技術減少零部件數量、降低成本。而“智能底盤”更是亮點頻出,上汽、華為、比亞迪等車企紛紛發力,從多域協同、系統創新等角度提升車輛安全性、舒適性與智能化水平 。

在技術創新領域,輪轂電機的布置形式多種多樣,偏軸、同軸、直驅等不同形式,都為整車底盤和性能帶來獨特影響。線控轉向以輪轂電機為基礎,不僅能改善傳統轉向的感覺,還能實現特殊轉向模式,這無疑為汽車操控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同時,汽車底盤電子化進程中,像ABS、ESP、ACC、GCC等先進技術不斷涌現。博世升級后的ESP系統,極大提升了制動協調性,各控制系統之間協同工作更為默契。豐田的VDIM和GCC技術,更是展示了全面的車輛動態控制理念,為底盤技術發展開拓了新方向。

底盤制造工藝同樣有著突破性創新。以特斯拉為例,設計出用于大規模生產的巨型模具,實現一體化壓鑄技術,這一創舉大幅減少了零部件數量。空心副車架設計,既減輕了車輛重量,又提高了耐撞性。將一體化壓鑄技術擴展到全車身底部,更是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智能底盤”成為汽車底盤創新的新熱點。上汽智己的靈蜥底盤,借助中央域控芯片和統一算法實現硬件協同,還支持OTA更新;華為途靈底盤全棧自研,打通多域協同控制;比亞迪云輦系列底盤覆蓋全車型,各有創新亮點;吉利AI數字底盤實現全方位協同控制;寧德時代的CIIC一體化智能底盤實現三電高度融合;蔚來的全主動懸架車身控制系統也令人期待。

總之,先進的汽車底盤構造創新,無論是技術突破、工藝改進,還是智能底盤的發展,都為汽車行業注入了新活力,提升了汽車的綜合性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推動著汽車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沒有專用工具也能把防凍液抽出來。在更換汽車防凍液時,并非一定得依靠專用工具。雖然專業工具能讓操作更便捷、高效,但車主通過一些基礎操作也能實現抽出防凍液。比如先讓車輛冷卻,找到排水口排放舊液,還可通過加清水啟動車輛循環后排水的方式清洗冷卻系統
防凍液機器生產的和人工調配的主要區別在于排氣效果與成本。機器生產的防凍液在添加后發動機內沒有氣體,車輛可直接正常行駛,不過成本通常較高;而人工調配的防凍液添加后無法排氣,需要額外操作排氣,雖然成本相對較低,但耗時費力。在實際選擇中,應結合自
龍蟠防凍液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使用效果較好。它采用高效防凍配方,在低溫環境下穩定性和抗凍性良好,能為發動機提供可靠防護,即使在寒冷冬季車輛也能從容應對路況。而且其熱傳導性能佳,可快速散熱,讓發動機保持適宜溫度。此外,它還具備優秀的防銹和防腐蝕性
寶馬防凍液添加沒有絕對固定的周期。通常來說,一般建議每兩年或行駛4萬公里進行一次補充或更換,但這并非絕對標準。因為車輛實際使用條件、駕駛環境及車輛自身狀況等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像高溫、寒冷等特殊環境行駛,可能需提前更換;而在良好駕駛條件下,使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