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板塊的供應鏈體系存在哪些挑戰?

新能源汽車板塊的供應鏈體系存在以下挑戰:

1. 項目周期縮短:主機廠加快新車型投放頻率,新能源動力總成項目周期大幅縮短,從傳統的一年半到兩年壓縮至半年甚至更短,這導致供應商在選擇、采購、生產物流等各環節的規劃設計時間嚴重不足,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柔性化、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與物流規劃。

2. 設計變更頻繁:新能源動力總成新項目中,設計變更、材料替換等需求變動常見,這會引發零部件供應商重選、物流包裝變動、倉儲和物流方式改變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對供應鏈與物流規劃的柔性和靈活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 芯片供應鏈困境: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生產所需芯片眾多,項目周期短但芯片預定和采購提前期長,供應商需提前預訂或采購,若項目未達成或客戶訂單突增,處理難度大,芯片供應鏈規劃與管理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

4. 新產線爬坡期規劃難: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項目通常投建新產線,投資成本高但產能難拉滿,產線利用率低,在 2 至 3 個月的產能爬坡期會產生大量不良品、報廢品,費用遠超產品銷售收入,供應鏈計劃與物料管理難度大。

5. 項目切換中的物流管理難:新車型更迭和設計變更導致動力總成項目生產物料變化,前項目停產帶來物料呆滯,新項目切換時優先消耗原物料、調整倉庫計劃、更新迭代物料等面臨困境。

6. 生產物流數智化要求提升:新能源動力總成產線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高,傳統人工干預多的物流設計不再適用,需要更數智化的物流系統和設備來支撐產線高效運作。

7. 供應鏈趨向一體化: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波動大,主機廠希望實時了解動力總成供應商的庫存情況并管控供應鏈與物流流程,因此各方供應鏈和物流信息系統需要開放且互聯互通,一體化供應鏈要求提升。

8. 核心“卡脖子”價值環節短缺:汽車半導體等核心軟件環節,國內企業存在空白,關鍵零部件進口度高。

9. 供應鏈企業生存壓力大:二三線企業在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生存壓力巨大,且第一梯隊競爭地位不穩固。

10. 供應鏈變革給創新企業留的機會窗口不持久:例如在電池領域,本土企業進入的機會窗口在收窄。

11. 資源品和芯片依賴海外:上游供給端格局集中,中國企業對鋰、MCU 等海外依賴度高,在價格和供給上受制于人。

12. 部分關鍵部件產能不足:如汽車芯片,雖然投資增加但產能釋放需要時間,一旦需求回升,產能缺口將顯現。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電瓶修復增強版能延長的電瓶使用壽命并不固定,一般在半年到三年左右。不同類型的電瓶,修復效果有別,后續使用環境、維護保養等也會產生重要影響。比如鉛酸蓄電池修復得當可延長3年以上,鋰電池修復后一般能恢復到原電池70%左右的使用壽命,正常使用1
市面上的電瓶修復服務不能簡單判定可靠或不可靠。由于電瓶的損壞情況、類型各不相同,修復技術與操作人員的專業度也有差異,因此修復效果存在差別。比如針對負極板硫酸鉛結晶鹽化的修復較為靠譜,能激活大部分;但正極板活性物質軟化則難以修復。此外,輕微損
蓄電瓶修復視頻中的修復成功率沒有確切固定值,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當蓄電瓶出現失水、硫化等簡單問題時,修復成功率相對較高,部分情況能恢復到 80%的正常使用狀態;而遇到斷格、極板脫落等復雜問題,修復難度大增,成功率則較低。此外,不同品牌修復
電瓶修復儀論壇里討論的修復效果受電瓶自身狀況、修復儀性能以及使用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電瓶若只是輕度硫化或輕微極板腐蝕,修復效果往往較好,而嚴重的極板變形等問題則會讓修復效果大打折扣。修復儀性能也很關鍵,優質產品技術先進、檢測精準,修復效果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