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馬自達轉子發動機的歷史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馬自達轉子發動機的歷史發展可謂曲折而精彩。
上世紀 50 年代,汪克爾加盟德國 NSU 車廠全力研發轉子發動機,于 1960 年宣布研發成功。
60 年代初,馬自達為避免被兼并,決定引進當時不成熟的轉子發動機技術。馬自達派技術人員赴 NSU 學習,被其運轉平穩震撼,但也發現了長時間運轉后氣缸內壁的磨損問題。
為解決這一難題,馬自達工程師嘗試了多種材料,最終與日本碳素公司合作,成功解決磨損。經過數年研究,馬自達“轉子 47 壯士”團隊將轉子發動機從模型變成量產發動機。
1967 年,世界上第一輛搭載轉子發動機的馬自達 CosmoSport 110S 問世,開啟輝煌時代。之后,搭載轉子發動機的 RX-3 終結日產 GT-R 并獲日本賽事 50 連勝。
1991 年,馬自達 55 號 787B 賽車憑借 2.6 升 R26B 四轉子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奪冠,成為首個且唯一獲勝的日本汽車品牌。
但轉子發動機也存在不少問題,如混合氣燃燒不充分導致油耗高、排放超標,燃燒室形態改變使火焰控制困難,密封材質和潤滑不足導致磨損快等。這些問題使得馬自達 RX-8 于 2012 年停產。
2002 年 RX-7 停產,2003 年 RX-8 亮相,采用新一代 RENESIS 轉子發動機和對開門設計。
1995 年馬自達出現經營性虧損,福特介入,讓馬自達重新擁有健康現金流。馬自達曾將轉子發動機應用在多款車型上,如 RX-2、RX-5、RX-7 等。
馬自達一直未放棄對轉子發動機的研發,最新的 MX-30 上搭載的“發電機”就是轉子發動機。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車輛故障救援熱線通常是 24 小時有人接聽的。如今,眾多專業救援服務機構秉持全天無休原則,提供汽車救援維修服務,專業團隊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像 122、12122 等大家熟知的熱線,始終保持 24 小時暢通無阻,眾多汽車救援公司與平臺
汽車電路技術培訓的核心內容包含基礎知識、系統詳解、故障診斷與排除、維護保養以及實踐操作等方面。汽車電路由電源、導線等構成,其基本原理涉及電流、電壓等。各系統如電源、控制裝置等需深入了解,常見故障的類型、診斷工具及排除步驟也必不可少。定期檢查
汽車貼膜學校招生通常會考察學生基礎。汽車貼膜并非簡單工作,需要多方面知識與技能儲備。比如,學生要了解汽車維修基礎知識,熟悉車身構造和電器系統,避免貼膜時出現問題;要掌握各類貼膜材料特點及適用領域,以便做出正確選擇;還得熟練使用刀具、噴槍等工
在車輛維修情況說明中,故障描述要確保準確清晰、全面具體。準確清晰意味著需如實、精準地記錄故障的表現,不能模糊不清,以便維修人員快速定位問題;全面具體則要求將故障發生的時間、頻率、條件等細節都涵蓋其中。比如車輛行駛中發動機抖動,要說明抖動出現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馬自達RX-8怎么樣?
馬自達RX-8優惠信息有哪些?
馬自達RX-8空間怎么樣?
馬自達RX-8性能怎么樣?
馬自達RX-8百公里加速怎么樣?
馬自達RX-8安全配置怎么樣?
馬自達RX-8智駕配置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