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增駕后駕駛證周期怎么算?
增駕后駕駛證的記分周期按初次領證日期計算。這意味著,無論后續何時增駕何種車型,記分周期的起始與結束都以最初領取駕駛證的那天為基準,一個記分周期為 12 個月。比如首次領證是 2020 年 3 月 1 日,那此后記分周期均從每年 3 月 1 日至次年 2 月 28 日(閏年為 29 日)。如此規定,讓記分管理更具連貫性與穩定性,方便駕駛人明確記分周期,依規安全駕駛。
在增駕后的記分周期內,記分規則保持不變。每個記分周期有12分額度,用于記錄駕駛人的交通違法行為。若在記分周期內,記分未達到12分,且所有罰款都已繳納,那么記分將在周期結束時自動清零,下一個記分周期重新計算。但要是有罰款尚未繳納,相應記分會轉入下一個記分周期累計。
需要注意的是,增駕后的實習期和記分周期是分開計算的。初次申請機動車駕駛證和增加準駕車型后的12個月為實習期。在實習期內,如果記滿12分,增加的準駕車型將會被注銷。而在整個記分周期內,一旦記滿12分,駕駛人需要參加滿分學習考試,即科目一考試。只有通過考試,才能清除記分,恢復駕駛資格。
不同準駕車型的增駕,對申請前的記分周期情況也有規定。例如申請增加中型客車準駕車型,需已取得相關準駕車型資格三年以上,且申請前最近連續三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申請增加牽引車、大型客車準駕車型等也有類似且更為嚴格的要求。
總之,增駕后的駕駛證記分周期以初次領證日期為準,這一規定簡單清晰。駕駛人只要牢記初次領證日期,就能準確把握記分周期,同時在日常駕駛中嚴格遵守交通法規,注意記分情況和實習期規定,就能確保駕駛資格的穩定,享受安全、合規的駕駛生活。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不同類型電瓶加修復液的方法不一樣。電動車的鉛酸電池,需先取出電池,打開外殼與蓋板,向小孔添加修復液至能看見液體,靜置后不足再加,最后裝回;電動汽車的密封免維護電池,要先確認是否缺水,再用加水槍加水。而干電瓶通常無需加,部分鉛酸蓄電瓶在特定情
老款汽車搭電位置和新款汽車不一定一樣,老款汽車的搭電位置因車型而異。以奧迪為例,老一點的車型如 C5、B6 或 B7,搭電時將電線連接在蓄電池上面的正負極即可;老款奧迪 A6L 的電瓶位置,有的在發動機艙靠近駕駛員處,有的在發動機左側有紅色
汽車電瓶修復視頻里提到的工具豐富多樣,涵蓋測量、充電、操作、防護等多類。像蓄電池測試儀、專用密度計、測壓表用于測量電瓶狀態;蓄電池充電器、快速充電機等負責充電;扳手、螺絲刀、手鋸等是操作類工具;耐酸蝕手套、護目鏡則起到防護作用。此外,還有量
汽車經常需要搭電時,要注意諸多要點,從車輛電瓶檢查到連接操作,再到后續拆除都不容馬虎。首先要確保救援車輛電瓶電量充足,檢查被救車輛電瓶電壓與之相等,且都無漏液、開裂等問題。連接時遵循正極接正極、負極接負極原則,先接正極后接負極,啟動救援車充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