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2020 電動車戴頭盔規定是否區分了城市和農村?
2020 電動車戴頭盔規定沒有區分城市和農村。
公安部要求騎電動車要“一盔一帶”,騎行電動車必須佩戴安全頭盔,搭乘人員同樣要戴,且要選 3c 認證的頭盔。未戴頭盔出行,可能被口頭教育或罰款 20 至 50 元。
從 11 月起,電動車上路新增三項嚴查,包括非標車型、違法載人與未成年人騎車。
嚴查上路的非標電動車,多地設置過渡期,過渡期結束車輛禁止上路,比如江西萍鄉、云南曲靖麒麟社區。
嚴查電動車違規載人,不同類型電動車載人標準不同,農村貨運電動三輪車不允許載人。
嚴查未成年人騎車,16 周歲以上才能騎行,18 周歲以上可搭載他人,未成年人騎車被查會受處罰,家長有連帶責任。
總之,電動車戴頭盔規定不分城市和農村,都要遵守,以保障安全。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高速汽車補胎救援時,車主需在多方面加以注意。發現輪胎異常要冷靜應對,開啟雙閃減速,將車停在安全地段,并在車后 150 米放置三角警示架,同時做好自身防護,遠離車道。依據輪胎破損程度選擇合適的補胎方式,補胎后合理調整輪胎位置,必要時做動平衡。
判斷汽車流動補胎電話是否靠譜,需從多維度綜合考量。靠譜的流動補胎電話背后商家,服務項目往往較為全面,涵蓋流動修車、道路救援等;能提供 24 小時服務,隨時響應需求。其團隊專業,經驗豐富、技術嫻熟,可快速判斷解決輪胎問題。收費合理透明,站點分
新能源汽車在高速需要救援服務是有特殊要求的。由于其動力系統特殊,救援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救援時要遵循安全、及時等原則,且需配備特定裝備。各地救援政策存在差異,部分地區特定時段有免費救援政策,主流車企的救援服務政策也不盡相同。此外,保險公司免
在偏遠地區是可以獲得救援汽車維修服務的。如今道路救援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眾多救援服務提供商努力實現全面覆蓋,像沈陽、大興安嶺等地都將服務延伸到了偏遠區域,24 小時隨時待命。車輛遇到沒油、電池沒電等狀況,都有相應的解決辦法,例如可撥打救援電話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