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艙的核心技術有哪些

智能座艙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車身技術:作為智能座艙的承載體,車體設計要為其預留足夠接口和空間,還要滿足人體工學設備覆蓋的角度和區域。

硬件技術:包含芯片、顯示屏、電器總成、傳感器、HUD 投射燈等,是智能座艙的關鍵和智能邏輯的載體。

軟件技術:包括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核心在于歸納總結信息并反饋給駕駛者。

人工智能:通過軟件算法進步和經驗積累,為駕駛者提供輔助駕駛功能和更多便利與安全保障。

云計算技術:提供個性化智能算法,區分不同智能座艙的風格,還能作為 AR-HUD 推薦算法的來源。

網聯化:為車輛提供多網絡的數據接入和輸出能力,實現車輛自身與外界數據的融合交互。

智能化:提供智能的人機交互體驗,駕駛者能通過語音、手勢等與汽車智能系統交流,系統也能主動互動。

此外,還有一些專業術語:

DMS/OMS/RMS/IMS:DMS 監測駕駛員,OMS 監測乘客,RMS 是后排盲區檢測系統,IMS 是汽車座艙的智能視覺監控系。

DVR/AVM/AR-HUD:DVR 是行車記錄,AVM 是 360 環視,AR-HUD 是新型車用 HUD,能疊加顯示效果到現實路面。

IVI:智能座艙的信息娛樂系統。

SOME/IP:車載以太網通信引入的概念,能降低負載。

未來智能座艙的核心技術還包括顯示技術、車內感知技術、智能交互技術、聲音解決方案、智能座艙中央控制等。顯示技術涵蓋儀表、中控臺、曲面屏等。

目前智能座艙存在一些技術難點,比如智能交互技術的數據獲取困難,車企間數據不互通,導致數據積累速度慢。人機交互模式不完善,需求多變,研發易跟不上。設計上缺乏特色化,趨同化嚴重。但只要不斷攻克這些難題,智能座艙仍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和增長點。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渦輪增壓汽車可選擇殼牌、藍星、美孚、長城、博世、巴斯夫固力順、勝牌等品牌的防凍液。渦輪增壓發動機工作溫度高,對防凍液要求嚴格,需具備高沸點、低冰點、良好的抗腐蝕性、抗氧化性、抗結晶性等特性。不同品牌的防凍液各有優勢,如殼牌防沸和防腐突出,藍
濰坊龍宏、山東特拉特、濟南嘉馳等品牌的散裝防凍液加工設備都比較不錯。濰坊龍宏規模大、設備全、技術先進,能提供生產設備與技術配方;山東特拉特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秉持“誠信經營 合作共贏”理念,業務多元;濟南嘉馳身為中國重汽集團配套供應商,實力有
品牌官方旗艦店的防凍液大多會比普通網店便宜。官方旗艦店運營成本相對線下店鋪更低,有更多讓利空間,還常推出促銷活動、發放優惠券。而且在官方旗艦店購買自行更換,能省下工時費。不同品牌和規格的防凍液價格有差異,像國產知名品牌長城的防凍液,價格往往
最近一年國產汽車鍍膜排行榜有不少新變化,一些新品牌嶄露頭角。原本車仆、維爾卡特、固特威等品牌在國產汽車鍍膜領域就占據前排位置。近一年,像軒之夢、仆旅等品牌憑借自身特色優勢后來居上。軒之夢專門從事汽車用品研發生產銷售,仆旅堅持科技創新和工藝創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