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車企為何紛紛選擇中國智駕?
近年來,合資車企與中國智駕企業合作的消息不斷。寶馬7月15日宣布與Momenta聯合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新一代智能駕駛輔助解決方案,奔馳參股Momenta并推出相關服務,奧迪將Momenta等納入供應商體系,日系三大品牌也牽手Momenta引入技術。為何合資車企紛紛選擇中國智駕企業?這背后有著多方面原因。
首先,中國復雜的交通環境是中國智駕技術崛起的“護城河”。混亂路況是訓練AI大模型最高效、最殘酷的“教練”,像“鬼探頭”、加塞博弈等場景極為常見,海量的這類場景為智能駕駛輔助大模型提供了先天“教案”,讓其能學習不同處理方式,做出精準決策,提升出行效率。
其次,中國市場的智駕節奏與歐美差異巨大。在歐美,用戶對智駕技術更保守,法規嚴格,L3合法上路區域有限,智駕主打安全、冗余、責任可控。但在中國,用戶愿意試用且敢于依賴智駕技術,高速NOA已成為“開胃菜”,城區NOA才是“主菜”,OTA更新頻繁。合資車企要想在中國市場守住份額,進行本地適配、滿足中國用戶需求十分關鍵。中國智駕企業既懂算法又懂場景,還能快速積累體驗,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再者,中國智駕技術自身實力強勁。在智駕水平排名中,華為近期在功能和實際體驗上暫時領先,緊隨其后的是小鵬、理想和以智己為代表的Momenta陣營,元戎啟行、卓馭科技等也取得相當進展。國外企業中,目前只有特斯拉能與國內企業抗衡。中國智駕企業在全球已處于第一梯隊。
另外,從發展路徑看,國內技術方如Momenta、小馬智行等涉足L2、L3級別以尋求生存,不少也在布局L4級別,這種多元化發展路徑更符合車企當下不同層次的需求。
從客戶戰略上,Momenta目標客戶定位于合資車企,與上汽早期合作并形成穩定銜接。而國內某智能駕駛科技公司X早期將主要精力投入在服務國企、央企客戶上,客戶數量和銷量落后于Momenta。
最后,合資車企自身智能化短板明顯。在智能化時代,消費者對汽車需求轉變,更加注重科技體驗與情感交互。自主品牌通過持續研發打造出自研智駕系統,技術領先且價格親民。合資品牌如BBA在2024年銷量出現下滑,與自主品牌形成鮮明對比。通過與中國本土科技企業合作,合資品牌能迅速彌補智能化短板,實現智駕功能升級,優化產品體驗,提升產品競爭力。總之,中國智駕企業憑借多種優勢,成為合資車企提升競爭力的有力幫手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