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東樹:2025年1—6月中國汽車進口降32%
財聯社8月7日消息,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當日發文指出,2025年1—6月中國進口汽車22萬輛,同比下降32%,出現近期少見的上半年大幅下滑。
其中,6月進口車4.3萬臺,同比下滑30%,環比5月下降9%。中國進口車市場在2014年達到143萬輛的峰值后便開始下行,盡管2016—2017年進口增速稍有企穩改善,但自2018年以來至今一直呈下滑趨勢。2024年進口規模持續銳減,全年進口僅70萬輛,同比下降12%,而當前進口車持續萎縮的壓力依舊較大。
從各季度和月份數據來看,今年第一季度進口汽車9.5萬輛,同比下降39%;1 - 4月進口汽車13.5萬輛,同比下降35%,4月進口車4萬臺,下滑22% ;1 - 5月進口汽車18萬輛,同比下降33%,5月進口車4.7萬臺,同比下滑25%,環比4月增長9%。
在進口來源方面,2025年5月進口最高的前10國家分別為日本、德國、斯洛伐克等。其中,本期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個國家是斯洛伐克、日本、韓國等。1 - 5月進口車最高的國家中,本期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個是斯洛伐克、芬蘭、西班牙等。
從品牌層面分析,近幾年隨著國產車的崛起和國際品牌本土化加速,汽車進口持續低迷,進口車已連續3年負增長,若熨平波動則是連續7年負增長。目前進口車主要靠豪華車的需求支撐,非豪華進口車劇烈萎縮。2025年雷克薩斯的進口零售下滑1%,在眾多品牌中表現相對較好。寶馬、奧迪、路虎的表現總體較強,而保時捷近期表現偏弱,今年1 - 3月份進口量同比已接近腰斬。超豪華品牌中,法拉利走勢強勁,賓利和勞斯萊斯雖連續下滑但仍處于相對高位銷量,瑪莎拉蒂的走勢則總體低迷,超豪華品牌整體走弱。
受國產新能源車競爭力躍升及進口車國產化加速影響,進口汽車廠商預期轉弱,進口汽車市場延續低迷態勢,未來中國汽車進口市場走向仍需持續關注。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