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上半年超廣東成“汽車第一省”,緣何?
2025 年上半年,汽車產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安徽以 149.95 萬輛的汽車產量超越廣東,成為新晉“汽車第一省”,這一轉變令人矚目。
此前,廣東在汽車產量方面長期占據榜首,自 2016 年起便穩居全國第一,2024 年全年汽車產量高達 570.74 萬輛。而安徽此前雖有一定產業基礎,但與廣東差距明顯。
安徽此次能實現超越,統計口徑的調整是一個重要因素。從 2025 年開始,國家統計局將汽車產量統計方式由“企業法人所在地”改為“生產地統計”。以比亞迪為例,其總部位于深圳,以往在安徽等地的產量被計入廣東,如今按新統計方式,這些產量歸入安徽,直接拉高了安徽的汽車產量數據。
不過,統計口徑調整只是表面原因,安徽汽車產業多年的深耕才是逆襲的根本。過去近 10 年,安徽在新能源汽車賽道前瞻性布局。2020 年,安徽助力深陷困境的蔚來走出低谷,為自身引入重要新能源造車力量。2021 年,比亞迪合肥基地落地長豐,僅 10 個月便投產,提升了安徽汽車產能。2023 年,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為產業注入新科技活力。
目前,安徽已集聚奇瑞集團、蔚來汽車、大眾安徽、合肥比亞迪等 7 家整車企業,引育規上限上零部件企業 3000 余家、后市場企業 1700 余家,形成了完整的汽車產業生態鏈。省內汽車產業多點開花,蕪湖憑借奇瑞的創新發展,2024 年汽車產量占安徽全省 46.2%,汽車出口量占近 80%,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激增 157.1%;蚌埠在零部件領域不斷突破,成為產業重要支撐點。
反觀廣東,并非發展掉隊,而是受“法人地→產地”調整影響較大,比亞迪不少產能從廣東賬面消失,廣汽新能源增速又偏弱。并且,廣東傳統“強制造 + 弱整合”的問題,在新能源變局中被放大。
此外,2025 年上半年汽車產業格局變動明顯,各大省份排名洗牌。除安徽奪冠外,湖南從第 18 位升至第 9 位,河南從第 17 位升至第 12 位,而廣東從第 1 下滑至第 2,上海、湖北、廣西、河北等省份排名也有所下降。這不僅是產量數字的改變,更是中國汽車產業地圖的重構。安徽的崛起,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思路與方向。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