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水防凍液化驗配方時,對基礎液的檢測有哪些關鍵指標?
無水防凍液化驗配方時,對基礎液檢測的關鍵指標有冰點、初晶點、運動黏度、乙二醇/丙二醇含量、去離子水占比等。其中,冰點和初晶點反映低溫性能,運動黏度影響散熱。乙二醇/丙二醇含量通常在40%-60%,去離子水占比30%-50%,二者比例是調整冰點的關鍵。這些指標相互關聯,共同影響著無水防凍液基礎液的性能,確保其能在不同環境下穩定可靠地發揮作用 。
冰點作為關鍵指標之一,是衡量無水防凍液低溫性能的重要依據。它決定了在何種低溫環境下,防凍液依然能夠保持液態,為車輛冷卻系統正常工作提供保障。按照發動機冷卻液冰點測定法SH/T 0090進行測試,能較為準確地得出冰點數值。不過,部分體系可能存在 “冰程” 過長的情況,影響測試結果的精準度。
初晶點同樣不容忽視,它能更全面地反映 “冰程” 較長的無水冷卻液低溫性能。通過按FOCT 28084低凝冷卻液通用規范4.3條款進行測試,可了解在冷卻過程中首次出現結晶的溫度點,從而進一步評估基礎液在低溫環境下的穩定性。
運動黏度對散熱效果有著直接影響。適宜的運動黏度能保證防凍液在車輛冷卻系統中順暢流動,高效傳遞熱量。若黏度過高,液體流動阻力增大,會降低散熱效率;反之,黏度過低,則可能無法形成良好的液膜,影響冷卻效果。
乙二醇/丙二醇含量以及去離子水占比也至關重要。乙二醇/丙二醇作為基礎液的主要成分,其占比通常在40% - 60% ,去離子水占比30% - 50%。二者的比例是調整防凍液冰點的關鍵因素,精確調配這個比例,就能使防凍液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滿足多樣化的使用需求。
綜上所述,在無水防凍液化驗配方時,對基礎液這些關鍵指標的檢測缺一不可。只有嚴格把控這些指標,才能確保基礎液質量達標,進而保證無水防凍液在各種環境下都能為車輛冷卻系統提供可靠的保護,延長車輛使用壽命。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