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新能源車成“城市充電寶”放電賺錢
在炎炎夏日的高溫中,新能源車正悄然開啟一種全新的“生財之道”,變身“城市充電寶”,通過放電賺錢。
江蘇在這一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正式明確新能源汽車參與車網互動放電價格機制。車網互動讓新能源汽車不再只是電能的消耗者,而是能在電網負荷低谷時段充電儲能,在高峰時段或有需要時向電網反向送電,成為移動的分布式儲能單元。以 2025 年 8 月國網江蘇電力代理購電工商業用戶電價為例,尖峰時段放電價格可達每度電 1.2245 元,經峰谷價差測算,居民用戶每度電收益約 0.85 元。今年 4 月,江蘇常州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等 4 部門公布的首批車網互動規?;瘧迷圏c城市,多個相關試點項目也入選其中。江蘇省發展改革委還推出支持政策,讓參與試點的公共及居民車網互動設施均可開展反向放電,并執行頗具吸引力的放電價格。
而在華中地區,武漢也不甘落后。首個規模化車網互動(V2G)項目已投入運行。國家電網武漢供電公司在全市 11 個充換電場站布設 55 個 V2G 充電樁,構建起移動儲能網。借助 V2G 雙向互動技術,新能源車變成可存可放的“移動充電寶”。車主能在夜間低谷時段,以 0.4 元/度左右的低價充電儲能,在用電高峰時段,以最高 3 元/度的價格向電網返售電力。其 V2G 放電收益實行分時計價,每天 16 時至 24 時放電價格最高,為 3 元/度;0 - 6 時和 14 - 16 時為 2 元/度;6 - 14 時為 1 元/度,這種靈活機制引導車主參與電網調峰并獲取收益。
曾經,續航問題一直是新能源車發展的痛點。但如今,技術的進步讓這一狀況大為改觀。快充陣營用高壓平臺撕開時間缺口,換電派靠標準化打通任督二脈,大電池黨則用能量密度碾壓焦慮。比如小鵬 G9 的 800V 高壓快充技術,5 分鐘能補能 200 公里;吉利睿藍 9 的換電模式,3 分鐘就能讓車輛滿血復活;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加持的極氪 001,續航直接達到 1000 公里。還有“場景化續航管理”,北京車主李姐的手機 App 能預判行程,自動規劃沿途換電站;蘇州的智能充電樁會根據天氣提前蓄能;廣州的虛擬電廠能調度百萬輛電車,在電網吃緊時集體反向供電。
在高溫的城市中,新能源車憑借技術的進步,不僅解決了自身的續航問題,還搖身一變成為“城市充電寶”,參與到電網的互動中,創造新的經濟價值,無疑為未來能源格局的變革帶來更多可能。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