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感知硬件換代,邁向大規模部署
Robotaxi正站在大規模部署的門檻上,而感知硬件的換代是關鍵的推動力量。這一變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2004 - 2007年的DARPA無人車挑戰賽。
那是自動駕駛領域的萌芽階段,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為減少美軍在中東戰爭中的傷亡,發起了這項意義深遠的挑戰賽,高額獎金吸引了眾多科研團隊投身其中。
2004年,首屆240公里的沙漠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舉行,盡管最終沒有車隊成功行駛到12公里以外,獎金無人獲得,但這場比賽匯聚了來自各方的人才,他們帶來的創意為無人駕駛汽車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了2005年,情況發生了變化。第二名的獎金翻倍至200萬美元,激發了各團隊的競爭熱情。這一屆挑戰賽成為移動機器人發展史上的關鍵節點,五輛無人駕駛汽車成功通過惡劣的沙漠賽道。斯坦福團隊的Stanley憑借不到7小時的成績奪冠,也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挑戰賽上,激光雷達首次登場。如谷歌無人車之父、Waymo前身發起者Sebastian Thrun帶領的斯坦福團隊,在傳感器方案中加入Ibeo激光雷達,使其首次公開亮相。激光雷達從最初的“意外驚喜”,逐漸成為自動駕駛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DARPA無人車挑戰賽走出的團隊和創業者,落地生根開創了自動駕駛行業,創造了Robotaxi這一全新物種。通過不斷的AI技術體系迭代,Robotaxi在技術上愈發接近“全無人駕駛”的終極目標,商業上也邁向大規模部署階段。
如今,Robotaxi的感知硬件換代仍在持續。過去,激光雷達曾面臨成本挑戰,如今已成為底層必備。新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涌現,例如在量產的L4級Robotaxi上,首次搭載紅外照相機,與激光雷達疊加作用,提升了對生命體的識別能力。在冗余設計方面,電源、傳感器等八大關鍵操控系統進行安全冗余設計,確保車輛在面對故障時的可靠性。
從DARPA無人車挑戰賽的起點,到如今Robotaxi感知硬件的不斷換代,自動駕駛行業正穩步邁向大規模部署的未來。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