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電動四輪車底盤的制動系統如何設計?
自制電動四輪車底盤的制動系統設計需綜合多方面考量。首先可設計包含輪轂、連接部件、磁吸部件的制動系統,通過腳踏開關控制失電磁鐵通斷電實現雙重剎車,沒電時能外力撥動撥桿。也可準備殼體、剎車片等零部件制作剎車系統,按壓剎把時油推動活塞頂出剎車片,松開剎把則復位。此外,四輪驅動電動汽車制動系統要確定真空罐容積、合理布置真空泵等。如此設計能保障制動效果與行車安全 。
在設計包含輪轂、連接部件、磁吸部件的制動系統時,輪轂內側連接鐵板,連接部件中的支架、螺桿、彈簧、撥桿、拉簧等相互配合,磁吸部件里的腳踏開關和失電磁鐵是關鍵所在。當腳踏開關控制失電磁鐵斷電時,失電磁鐵會迅速吸住鐵片,從而實現剎車功能,這與原有的剎車系統相互協作,為電動四輪車提供了雙重保障。而在車輛沒電的特殊情況下,還能通過外力撥動撥桿,強制失電磁鐵與鐵板分離,恢復行車能力。待通電后,彈簧又會將撥桿拉回原位,繼續實現斷電剎車功能 。
準備零部件制作剎車系統也別有一番講究。殼體作為基礎框架,中心要開通孔,內部固定安裝柱為其他部件提供支撐。剎車片對稱分布在安裝柱兩側并能靈活轉動連接,確保制動時能有效發揮作用。安裝柱上方開設的矩形孔用于固定油管接口,油管接口兩端的活塞可靈活滑動,接口兩端套接的橡皮套能起到密封作用。活塞貫穿橡皮套與剎車片緊密接觸,而剎車片間連接的固定彈簧和復位彈簧則各司其職。當按壓剎把時,油擠壓進接口,活塞被頂出推動剎車片實現剎車;松開剎把,復位彈簧發揮作用,帶動剎車片復位,活塞退回。
四輪驅動電動汽車制動系統在確定真空罐容積時,一般確定為1.4L,同時要合理布置真空泵,以確保制動助力的穩定輸出。對制動器主要部件進行校核也十分重要,比如摩擦襯塊磨損特性、摩擦襯片校核、駐車制動計算等,這些工作能保障制動系統的可靠性。
總之,無論是哪種設計方式,都是為了打造高效、可靠的制動系統。綜合運用這些設計要點,能讓自制電動四輪車底盤的制動系統更完善,從而讓電動四輪車在行駛過程中更加安全穩定。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