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自動泊車入位技術會有怎樣的創新?

未來自動泊車入位技術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泊車方式的創新,如仰望的易四方泊車,能通過車頭正向進入車位再繞輪旋轉入庫,解決了側方小車位因通道狹窄導致倒車困難的問題。對于垂直小車位,系統可繞中心點旋轉到合適位置高效泊入。

其次是功能的拓展,比如近距離代客泊車、雙速模式泊車、窄道通行等功能。近距離泊車能解決離車位遠、趕時間等場景下的泊車難題;窄道通行功能則可利用整車傳感器對周圍環境探測,實現限高預警、自動通行等。

在技術層面,自動泊車技術不斷進步。從發展歷程看,經歷了半自動泊車、全自動泊車、記憶泊車、自主代客泊車等階段,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場景適應性更強。其系統組成包括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多個部件。傳感器有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等多種類型,且超聲波與視覺融合感知方案逐漸成為主流。控制器負責處理分析信息,計算最優路徑規劃。執行器由 VCU、ESP、EPB、EPS 等組成。

算法方面,自動泊車包括環境感知、停車位檢測與識別、泊車路徑規劃、泊車路徑跟隨控制以及模擬顯示等環節。定位建圖有航跡推算定位、IMU+輪速融合定位、環境特征匹配定位等技術。感知算法包括停車位識別和障礙物識別,檢測算法有基于自由空間方法和基于停車位標記的方法。軌跡規劃有 Hybrid A*、圓弧直線幾何法等。控制方面包含車輛運動學模型、橫向控制和縱向控制。

行業現狀方面,國內新車自動泊車前裝滲透率持續上升,各大主機廠加大投入,供應商眾多。比如優保愛駕首創窄波束合成技術,讓停車位檢測精度提高 60%,還降低了系統成本。此外,縱目科技、德賽西威、華為乾崑、大疆車載等供應商在自動泊車領域各有優勢。

未來,自動泊車技術將不斷創新升級,如攻堅第二代百米級、第三代公里級無人泊車,還可能延伸至物流、環衛等行業,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問界M7上市后熱度持續飆升,上市僅24小時,大定就突破4萬,5分鐘大定突破10000輛,1小時大定破3萬臺,這樣的成績著實令人驚嘆。究竟是什么讓它如此火爆? 在空間方面,問界M7優勢明顯。車身長寬高達到5080/1999/1780mm,軸
奧迪 A1 達到最高時速時穩定性出色。在加速測試制動時,其制動力分配均勻,ESP 系統及時介入防止側滑;繞樁測試中,小巧車身側傾幅度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反應靈敏,方向盤力度隨速增強。并且,奧迪 A1 底盤扎實,過彎幾乎無明顯側傾,即便在高速
奧迪 A1 的安全性能并非由缸數決定,而是整體安全配置共同作用的結果。奧迪 A1 有 3 缸和 4 缸不同發動機配置,其安全性能的出色體現在多方面。主動防護上,配備 ABS、EBD 等一系列系統,能有效防止車輛失控。被動安全方面,豐富的安全
奧迪 A1 價格便宜并非單純由市場策略導致,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作為奧迪入門級車型,在零部件使用和配置用料上有所簡化,成本得以降低;并且采用了部分與大眾 Polo 相同的零部件,進一步削減成本。同時,面臨寶馬 1 系和奔馳 A 級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