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補助政策在不同地區有何差異?

電動汽車補助政策在不同地區存在明顯差異。

北京在2023年3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報廢或轉出本市注冊登記在本人名下1年以上的乘用車,在本市汽車銷售企業新購新能源小客車,報廢或轉出新能源小客車的,每車給予8000元補貼。

上海自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個人用戶報廢或者轉讓本人名下在該市注冊登記的非營業性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小客車新車,給予一次性10000元購車補貼。

廣州2023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車輛價格在10萬元(含)至15萬元,補貼10000元/臺;15萬元(含)至20萬元,補貼8000元/臺;20萬元(含)以上,補貼6000元/臺。

重慶2023年3月1日起至6月30日,消費者置換新能源乘用車,可獲每輛車最高3000元補貼。

武漢2023年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合肥2023年2月4日至6月30日,個人消費者報廢或出售本人名下在合肥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非營運性乘用車,并購買非營運性新能源乘用車新車達到5萬元、10萬元及20萬元的,分別給予每輛車1000元、3000元、5000元的財政補貼。

湖南省2023年6月30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在湖南登記注冊的符合相關標準的家用汽車,并在省內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憑報廢車回收證明和新車購車發票等資料享受5000元資金補貼。

云南省在4月8日至6月30日開展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中,對在省內購買30萬元(含30萬元)以下新能源汽車并在省內落戶的個人消費者給予現金補貼,每人可補貼2000元,共15000個名額。

在過去,如2015年,北京、青島、武漢等多地按國家和地方財政1:1比例補貼。部分城市如江蘇按不同車型有獨特補貼方式,而重慶市級財政給予前1000輛新能源客車補貼16萬元/輛。

北京對新能源汽車實行搖號政策,中簽率高于燃油車,車主不僅可獲得補貼,還能享受免費停車政策。上海同樣實施搖號政策,中簽率較高,車主可享受專用泊位、停車費優惠和補貼。深圳和廣州也采取了類似的搖號政策,中簽率高,車主享受免費停車、充電費優惠和補貼。

部分地區則采取了其他形式的補貼政策。例如,重慶市級財政對前1000輛新能源客車有補貼,而合肥則對單位和個人購買特定電動乘用車按比例補貼。

在湖南,補貼政策覆蓋了14個市州,范圍廣泛。而在江蘇,補貼政策較為特殊,純電動客車按電池容量補貼,乘用車按軸距補貼且注冊地有限制。

西安的補貼政策不僅包括按比例補貼,還為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提供了自用充電設施和充電費用補貼。

此外,還有些地區給予優先受理服務、免收過橋費、免收購置稅和上牌費等優惠。

目前廣東對報廢或轉出舊車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分別為10000元/輛和8000元/輛。

深圳支持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最高補貼不超過1萬元/臺。

佛山南海擬派5000萬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符合標準的購置南海新能源汽車最高可享1.5萬元補貼疊加相關補貼累計最高可補2.3萬元/輛。

北京出臺促進新能源車消費政策個人置換新能源車最高補貼1萬元。

湖北開展汽車以舊換新專項活動報廢舊車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8000元/輛。

上海購買純電動汽車符合相關標準給予補貼10000元/輛。

山東對在省內購置新能源乘用車并上牌的個人消費者按照購車金額每車發放3000元—6000元消費券。

南京對個人消費者在市內購買符合相關條件要求的新能源汽車并在市內上牌的分檔給予最高12000元的促銷補貼。

杭州對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給予2000 10000元/輛補貼。

汕頭對銷售10萬元及以上新能源輕型汽車每臺車給予5000元資金補助。

長春新能源貨車最高補貼7000元。

此外中山、河南、福建等多地也發布了刺激汽車消費政策主要以購車補貼及報廢舊車補貼為主。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12.58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4.59-17.0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在高速公路上遇到故障需要指定拖車,等待時間沒有固定標準,通常在幾分鐘到數小時不等。這是因為其受多種因素影響,若故障位置離救援點近、交通狀況良好、天氣佳且事故簡單,救援車輛大約 30 分鐘內可到達;若地處偏遠、交通擁堵、天氣惡劣或事故復雜,等
小型拖車清障車的價格在千元到八十多萬元不等。其價格因車型、配置、品牌等因素而有所差異。比如廠家直銷的清障車低至千元,普通配置小型救援拖車多在2萬元左右;藍牌小型救援車8.4萬至16.9萬,黃牌小型救援車13.8萬至45.7萬。帶吊一拖二清障
購買 5 噸清障車可以去二手交易市場。二手交易市場匯聚了多樣品牌與型號的 5 噸清障車,能讓你直觀接觸實車,了解其外觀、配置等情況。比如在市場里可能會碰到成色 9 成新以上、車況良好且無事故的車型,也有不同年份、不同底盤配置的選擇。不過在二
在智能駕駛這片風起云涌的賽場,各路選手正展開激烈角逐,試圖在浪潮中脫穎而出。 當下,智能駕駛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呈現出技術迭代與生態博弈雙線并行的態勢。政策層面,《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實施指南》為行業發展注入動力,明確 L3 級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