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牌子中誰的技術研發投入最大?

在國產車牌子中,比亞迪的技術研發投入目前是最大的。

從相關數據來看,2023 年比亞迪研發投入高達 399 億,2019 年為 56.29 億元,2020 年為 85.56 億元。其研發成果也相當顯著,比如刀片電池、DM5.0 以及 e 平臺 3.0 等創新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三電技術更是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吉利在 2019 年研發投入 54 億元,2020 年達 48 億元,主要集中在新平臺和新車型研發。

長城汽車 2019 年研發投入 42.48 億元,2020 年達 51.5 億元,重點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領域。

長安汽車 2019 年研發投入 38.23 億元,最大成果是藍鯨 NE 發動機平臺,在 CS75 PLUS、UNI-T 等車型研發上投入不少。

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研發投入 10.99 億元,小鵬汽車研發營收比達 29.50%,蔚來汽車研發投入 24.87 億元。

中國第一大車企上汽集團雖以 149.67 億元研發投入榮登榜首,但占其營收的比例僅為 2.1%。比亞迪則以 85.56 億元位列第二。

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車企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合資品牌增長乏力,比亞迪上半年營業收入更是首次超越上汽集團。

排在車企研發投入排行榜第十四名的是東風汽車,去年研發投入約 3.87 億。理想汽車排在榜單第十三名,年研發投入約 10.99 億。北汽藍谷排在第十二名,研發投入約 15.82 億。江鈴汽車排在第十一名,研發投入達到 16.65 億。小鵬汽車排在第十名,年研發投入達 17.25 億。江淮汽車排在第九名,研發投入約 18.1 億。蔚來汽車排在第八名,年研發投入約 24.87 億。北京汽車排在第七名,研發投入約 26.02 億。長安汽車排在第六位,研發投入約 41.42 億。吉利汽車排在第五,年研發投入達到 48 億。廣汽集團排在第四名,年研發投入約 51.25 億。長城汽車排在第三名,年研發投入達到 51.50 億。比亞迪排在第二名,年研發投入達到 85.56 億元。上汽集團排在第一名,年研發投入達到 149.67 億元。

總之,比亞迪在國產車牌子中的技術研發投入處于領先地位,這也為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出色表現奠定了基礎。隨著自主品牌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與合資品牌的技術差距正逐年縮小。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知名品牌高檔商務車的租賃價格通常在幾百元到數千元一天,具體會因車型、地區、淡旺季以及是否帶司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比如奔馳威霆在成都日租金650元,而豐田埃爾法在上海日租可達2000元甚至更高。一線城市的租金普遍高于二三線城市,節假日等旺季價
家用汽車一般有手動變速箱、自動變速箱(涵蓋液壓自動 AT、電子機械 AMT、雙離合 DCT 等)以及 CVT 無級變速箱這幾種類型。手動變速箱憑借簡單的結構與較低成本,為駕駛者帶來獨特操控樂趣,只是對新手不太友好。自動變速箱操作簡便,極大提
Alpine A110 的售價與其競品相比有一定優勢。2022 款 Alpine A110 起售價約 42.69 萬人民幣,售價區間在 42.69 萬 -51.30 萬人民幣,而像保時捷 718 Cayman 等競品價格相對較高。Alpin
移動洗車設備成本有高有低,不能一概而論。不同類型的移動洗車設備成本差異較大,像普通多功能移動洗車機器價格幾百元到萬元以上都有,操作簡單且能滿足日常基礎洗車需求,成本相對親民;而移動蒸汽洗車機,購買開支大,后續維護保養、能源消耗、配件更換等成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