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化必須要走的這一步 啥時能普及?
作者:佚名 標簽:汽車科技 智能汽車 車聯網 傳感器 移動網絡 2017-10-18 15:09:45
在J2臺看來,智能汽車之所以智能,全因為有兩個屬性:高等智能交通工具,以及人車互聯生活入口。前者由特斯拉推出車型開始就在業界和相關人士中逐漸傳播,在CES之后經由展會、企業和資本三方面推動,逐漸被消費者熟知。無論是輔助駕駛還是無人駕駛,智能汽車作為高等智能交通工具的屬性正在逐漸改變消費者對于汽車的認知,重新構建著汽車之間的世界和斗爭。
而智能汽車的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車互聯智能生活入口,發展的速度和智能交通駕駛行業相比,無論是速度還是規模都要慢上不少。誠然現階段的汽車中控臺能夠完成的任務比起十年前已經多了不少,但離要成為生活處理方面的主力助手仍然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如果以時下流行的生活助手智能移動終端比較的話)。
是什么原因限制了汽車作為具備人車互聯的智能生活入口的發展?在J2臺看來,車聯網的發展并沒有跟上智能移動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聽過車聯網,但關于車聯網的發展歷史和未來可能并沒有太深入的理解。這一次就讓我們從基本概念出發,了解這個在汽車智能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什么是車聯網?
簡單的“車聯網”這三個字,里面包含的是一個巨大的、未算清晰的,并且由于廠商各自的理解不同,而難以解釋的概念詞。讓我們先來看看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的定義:
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是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在這個概念中,一個完整的車聯網執行包含三個步驟:
1.通過GPS、RFID、傳感器、攝像頭圖像處理等裝置,車輛可以完成自身環境和狀態信息的采集
2.通過互聯網技術,所有的車輛可以將自身的各種信息傳輸匯聚到中央處理器
3.通過計算機技術,這些大量車輛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處理,從而計算出不同車輛的最佳路線、及時匯報路況和安排信號燈周期。
但就J2臺看來,這樣的概念顯然只是停留在汽車本身中,并沒有呈現出車聯網應有的,之于智能生活的入口性質的意義。如果要從更高的角度出發來看的話,車聯網應該分三個層面來看:
第一層(端系統):端系統是汽車的智能傳感器,負責采集與獲取車輛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車狀態與環境;是具有車內通信、車間通信、車網通信的泛在通信終端;同時還是讓汽車具備IOV尋址和網絡可信標識等能力的設備。
第二層(管系統):解決車與車(V2V)、車與路(V2R)、車與網(V2I)、車與人(V2H)等的互聯互通,實現車輛自組網及多種異構網絡之間的通信與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實時性、可服務性與網絡泛在性,同時它是公網與專網的統一體。
第三層(云系統):車聯網是一個云架構的車輛運行信息平臺,它的生態鏈包含了ITS、物流、客貨運、危特車輛、汽修汽配、汽車租賃、企事業車輛管理、汽車制造商、4S店、車管、保險、緊急救援、移動互聯網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匯聚,因此需要虛擬化、安全認證、實時交互、海量存儲等云計算功能,其應用系統也是圍繞車輛的數據匯聚、計算、調度、監控、管理與應用的復合體系。
顯然,車聯網的未來應當是一個云系統,一個與總體的智能生活匹配的整體化產品。從汽車的傳感器,到傳遞數據的網絡,再到與智能路網的配合,最終在智能城市整體表現出之于駕乘方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