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紅炸子雞 新能源車能玩出啥效果?
作者:佚名 標簽:北京車展 新能源汽車 2017-10-18 15:10:02
消費者說:這究竟會為我們帶來什么?
說到消費者,現在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想必應該是“政策優惠”了。在內燃機汽車的發展仍然未到顯著的瓶頸期之時,新能源車的出場如果沒有顯著的強心劑,顯然并不夠吸引力。的確,政策的出現對于推廣新能源汽車有明顯的作用,但結合國內汽車銷售大背景來說,新能源汽車在這樣的引導下成長,未免有些歪風過剩——一旦政策優勢消失,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勢頭是否還會持續呢?
不僅是中國消費者,其實消費者都有普遍的共性,希望能夠買到更低價,更方便使用的產品。新能源汽車作為商品而言,從發展層面看的確更加符合未來趨勢。但在國內無論是廠商還是消費者,其實都忘記了一點:我們仍然不處于新能源汽車的適用環境中。這個適用環境,既包含基建配套,也包含了使用心態的成長。兩者的尚未成熟使得新能源汽車的定位略顯尷尬:這究竟是未來產物,還是盈利的妥協?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新能源汽車的出現和逐步普及,的確推動了消費者對于汽車科技的認知,繼而影響到自身的消費觀念,甚至促成一些高遠的思維方式。從特斯拉開始,新能源汽車結合著汽車科技不斷發展的階段性結晶,階段性地撩撥著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到國產廠商反應進入這個行業,并帶來更多可選擇的優秀產品的時候,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正面臨著一次全面的轉型。
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基于能源使用、環境保護、個人意識等多方面原因,新能源汽車將會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不僅能夠享受到新能源汽車上的科技結晶所帶來的關于人車互聯的體驗,還能從使用過程中逐漸認知新能源汽車之于環境、社會、人類等多方面發展的意義所在。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未來有目共睹,但走向是否能夠如愿滿足多方面的需求,卻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對于行業而言,新能源車的發展需要一個更加完善的產業鏈和相關法律的保護。對于消費者而言,要在擁有眾多內燃機汽車選擇的大環境下選擇新能源汽車,需要除政策之外的更多條件和優勢刺激。雖然豐田普銳斯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鼻祖已經發售了有十X年,但對于國內市場甚至國際市場而言,新能源汽車僅僅還在成長階段,這一次北京車展更多應該被看作產業起飛的信號,期待由這次展會所帶來的觀念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