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節車社】從今年五月份上線超混電驅之后,日產奇駿的銷量確實開始反彈了,從3、4、5月份的千輛左右,上升至破五千業績,第二代e-POWER為奇駿業績增色多少?具體數據不得而知,不過相信總歸是有一些貢獻的。

最大的功勞,當然還是降價效應,不過從趨勢看,8月份將近6千臺的業績,估計已經是奇駿的本年度pb了,因為9月份,奇駿銷量再次回落至4千臺出頭的水平,連帶著東風日產在9月份月銷量差點跌破6萬,同比下滑25.87%,而1-9月份,東風日產總銷量僅為50萬輛出頭,同比下滑接近3成。

要知道,奇駿的銷量統計,可是根據1.5T三缸奇駿、轉移至鄭州日產繼續發揮余熱的奇駿·榮耀以及奇駿超混電驅的銷量之和來計算的,就統計學這塊,東風日產向來有自己的想法,想當年軒逸常年霸榜,統計部門當記首功。

日系多半是看不上自主品牌的那些混動路數的,畢竟先玩的是他們,不管怎么說,國內消費者第一次聽到“混動”這個詞,可能多半都來源于日系陣營。所以,作為先行者的豐田、本田,一直在不強的技術力上,反復強調自己的混動元老地位。

日產超混電驅的缺陷,不多說了,因為說爛了,總結幾點就是,用成本優勢不明顯、不能上綠牌、不能充電、不能純電行駛、發動機頻繁啟動。
雖然理論上,這套系統會盡可能讓發動機保持在最高效率區間內發電,但搭載小電池閃充閃放的策略,在儲能入不敷支的情況下,發動機頻繁啟動是無可避免的,高速行進或是地板油時,對發動機噪音的抑制也是捉襟見肘。

說到發動機頻繁啟動,e-POWER車型的各大論壇曾曝出多起機油稀釋問題,原因在于采用側置噴油嘴的1.5T三缸引擎,在頻繁啟停過程中,容易發生濕壁現象。

正常情況下,引擎運行至正常缸溫后,在不停機的情況下能夠長期保持缸溫,此時缸內燃燒條件充分且缸壁溫度較高能夠蒸發多余油氣,雖然缸內直噴引擎理論上無法徹底杜絕濕壁問題,但不會在短時間內使得燃油稀釋率增加,進而導致機油快速變質,造成引擎損傷。

e-POWER啟動即高轉的特點,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快發動機的暖機速度,但問題是,在為小電池補能完畢后,發動機即會停機,無法長時間穩住缸內溫度,當電量不夠,需要引擎重回工作狀態時,油氣有可能會因為缸內溫度不夠無法有效蒸發,此時附著在缸壁上的液態汽油會在活塞沖刷過程中,混合潤滑油膜一同被刮入油底殼,進而發生機油稀釋問題。

除此隱患之外,還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一下,據統計,9月份共有29家車企備案了召回計劃,召回總量超過120萬臺,其中,日產涉及召回數量為118.8萬輛,占比99%,召回范圍為2018年7月23日至2021年9月26日生產的部分東風日產品牌奇駿、新逍客、第七代天籟汽車,共計1188020輛,召回原因是因為發動機廢氣再循環閥(EGR閥)密封不嚴,內部軸承可能被含氯冷凝水腐蝕,造成閥體卡滯,發動機運轉不良,故障燈點亮,CO、NOX等污染物排放增加,存在不合理排放。極端情況下,可能出現低速熄火,動力中斷,存在安全隱患。

質量問題頻發,過度促銷降價,致使日產同時需要面臨信任危機和品牌力下跌等現實問題,曾年銷百萬的東風日產,在銷量端也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再者,向新能源領域過渡的步伐,可以說是舉步維艱,轉型之路艱險,雖說這不是東風日產一家傳統燃油車品牌的問題,但在新能源領域的籌謀和布局,東風日產也確實滯后了。

值此當口,寄希望于無法提供純電行駛能力的e-POWER來挽救敗局,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事實也證明了,國內消費者對一款無法上綠牌的小電池“增程車”,實在也提不起太多興趣。
汽節車社/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