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能源轉型進程加速的背景下,碳排放、新能源、新質生產力等成為社會持續發展的“關鍵詞”,也是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高頻詞”。
那么,如何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汽車高質量發展落腳點在哪里?中國汽車產業未來駛向何方?這一連串的思考正在轉化為中國汽車品牌向世界闊步前行的新引擎。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了‘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我認為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是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最終目的是培育形成新產業。長安汽車也將始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并將創新成果應用到產業和產業鏈上,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長安力量?!?/p>
以行動證明,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驅動力
龍年伊始,重慶長安汽車兩江工廠二廠區的總裝車間一片火熱。車體在空中“飛”、零部件在地上“跑”、無人小車不停穿梭……與此同時,“出?!币舱谔崴?。兩江工廠每100輛入庫新車中就有15輛出口,此外,總投資100億元打造的長安汽車渝北新工廠即將投產。
2024年,正值長安汽車進軍汽車制造領域40周年。40年間長安汽車一步步實現了從傳統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升級和轉變,全球首個實現全場景數字孿生和支持客戶訂單化生產的渝北新工廠,為積極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了表率,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力。

當前,重慶市已經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作為萬億級主導產業,而長安汽車作為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鏈主”企業,要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并將創新成果應用到產業和產業鏈上,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發揮自身的力量,為中國汽車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貢獻智慧和擔當。
未來可期:以實力躍遷向新,以科技創領未來
據了解,年初朱華榮就立下“軍令狀”,長安汽車2024年的總體目標,全年銷量280萬輛,其中新能源75萬輛,海外市場48萬輛。并制定具體計劃,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目標,加快推動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樞”,全球化“海納百川”三大計劃,實施“215”伙伴行動,奮力實現“五大新躍遷”,向世界級汽車品牌加速前進!

“五大新躍遷”分別是以戰略為牽引,實現轉型升級新躍遷;優化產品布局,實現品牌提升新躍遷;強化科技創新,實現技術引領新躍遷;構建產業生態,實現發展共贏新躍遷;推進客戶經營,實現服務體驗新躍遷。長安汽車計劃到2030年在科技創新領域累計投入2000億元,新增1萬余人的科技創新團隊。
作為新質生產力核心驅動力的創新科技,長安汽車堅持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實現了三電核心技術領域的創新突破,目前掌握智能低碳核心技術600余項,2023年累計新增專利5739件,平均每天新增專利達16件,在智能化領域專利公開量排名行業第一,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7屆14年名列行業第一。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不斷夯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形成“長安啟源、深藍、阿維塔”三大智能電動品牌布局,推進全球化“1+5+2”發展布局,持續推出多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產品,今年計劃推出8款新能源產品,實現智能電動車的快速上量。并構建起長安科技等17家科技公司,形成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1.8萬余人技術研發團隊,通過向新躍遷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升級。
窺一斑而知全豹。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時代發展大課題,是強國建設的戰略機遇,中國汽車品牌是見證者,亦是答卷人。只有堅持技術創新和產業協同發展,才是實現汽車產業技術突破的關鍵,也是推動中國品牌向上發展的源動力。以實力躍遷向新,以科技創領未來,期待長安汽車在世界級汽車品牌的道路上長風破浪、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