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印度孟買與意大利都靈同步官宣:塔塔汽車將以38億歐元(約312億人民幣)全現金收購歐洲百年商用車品牌依維柯(Iveco),創下印度車企海外收購規模之最。消息一出,資本市場震動,產業界屏息——這不僅是金錢的交易,更是一場橫跨歐亞的工業權力再分配。

一場各取所需的“精準聯姻”
- 塔塔的野心:破壁歐洲
盡管坐擁印度本土49%重卡、30%輕卡市場份額,塔塔的商用車業務長期困守南亞。而依維柯的加入瞬間為其打開歐洲大門:后者74%收入來自歐洲,輕卡市占率8%,產品覆蓋3.5噸至18噸全系車型,更坐擁德、法、意等核心市場渠道網絡。
- 依維柯的出路:逃離“夾縫求生”
作為歐洲最小的主流卡車制造商(次于戴姆勒、沃爾沃、Traton),依維柯近年屢被視作并購目標。其國防業務長期制約資本運作,如今提前以17億歐元出售給意大利萊昂納多公司,掃清交易障礙。
交易設計盡顯精明:塔卡僅收購民用業務,出價每股14.1歐元,疊加股東獲得的國防出售分紅(5.5-6歐元/股),實際回報近20歐元/股,較市場價溢價超30%。

54萬輛銷量帝國的協同密碼
合并后,一個年銷54萬輛、營收220億歐元的全球商用車巨頭浮出水面:
- 地理互補:歐洲(50%)、印度(35%)、美洲(15%)三大支點;
- 技術共享:依維柯的氫燃料平臺、純電底盤技術,將加速塔卡零排放戰略;而塔卡的性價比供應鏈可反哺依維柯降本;
- 產品矩陣:依維柯拳頭產品Daily系列(城市物流車)與塔卡Ultra(東南亞暢銷中卡)形成“輕型+重型”組合拳,覆蓋從快遞配送到礦產運輸全場景。
“這不僅是規模疊加,更是塔卡從區域性玩家躍升為全球規則制定者的門票。”一位歐洲分析師如此評價。

暗涌的挑戰:資本冷眼與政治博弈
- 投資者用腳投票:消息公布當日,塔塔股價應聲下跌3.5%-4%,市場擔憂其財務承壓(收購金額相當于塔卡商用車業務年營收一半)。
- 意大利政府的“微笑監視”:總理梅洛尼稱“歡迎優質外資”,但強調將嚴控就業與產業鏈保護。畢竟,依維柯在意雇傭1.4萬人,且是意軍重要供應商。
- 文化整合懸疑:2008年塔卡收購捷豹路虎雖成功,但乘用車經驗能否復制到重資產、強工會的歐洲商用車領域仍是未知數。
全球商用車格局地震的開始
此次收購撕開了一個歷史性缺口:非歐盟企業首次掌控歐洲主流商用車品牌核心資產。此前,歐洲市場被本土三強(戴姆勒、沃爾沃、大眾旗下Traton)牢牢把持。而新塔卡-依維柯聯盟的銷量規模已逼近雷諾卡車(沃爾沃子公司),更憑借印度市場潛力對巨頭形成“不對稱競爭”。
“南亞制造正從代工者蛻變為技術整合者,”行業觀察者指出,“塔塔的野心絕不止于卡車——它要的是全球交通能源轉型的話語權。”

互動話題:塔卡吞下依維柯,是蛇吞象的冒險還是龍出東方的序幕?
支持者:用歐洲技術攻占亞非拉市場,塔卡復制了“捷豹路虎模式”的商用車版!
反對者:38億歐元賭注太重!歐洲工會、碳排放法規隨便一個就能卡住整合咽喉。
中立派:勝負手在氫能——若依維柯技術助塔卡搶占印度氫卡先機,這筆買賣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