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消息稱理想汽車自研智駕芯片M100已進入道路測試階段,其在處理視覺任務時的有效算力可媲美三顆英偉達Thor-U芯片,這一技術突破預示著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在核心芯片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自研芯片取得重大突破
理想汽車自研智駕芯片M100在今年一季度完成樣片回片,已邁過量產前的關鍵階段。芯片在短短兩周內就完成了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隨后順利通過理想研發人員的壓力測試。
目前,M100已經小批量上樣車做道路測試,涵蓋城市道路、高速巡航及復雜天氣條件等多種場景,以評估其在實際駕駛環境中的穩定性和適應性。
最令人矚目的是其卓越的算力表現。M100采用臺積電5nm制程工藝,集成超過200億個晶體管,核心創新在于可重構計算架構。它能夠動態調整計算單元的功能分配,既能高效處理Transformer架構的大模型推理,又能優化CNN卷積網絡為主的視覺任務。

采用“兩條腿走路”策略
理想汽車在智駕芯片領域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依賴外部供應商英偉達和地平線確保當前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積極推進自研芯片,以謀求未來的核心優勢。
在量產前的過渡期,理想將繼續與英偉達和地平線等現有合作伙伴保持深度合作。這種雙軌并行策略既保證了當前車型智能駕駛系統的持續迭代,又為自研芯片的最終落地預留了充足的驗證和優化時間。
對于銷量主力L系列增程車型,理想采用混合策略,根據ADMax和ADPro兩個智能輔助駕駛版本,分別搭載英偉達Thor-U或地平線征程6M芯片。

未來規劃與市場展望
根據理想汽車官方規劃,M100芯片將于2026年實現大規模量產并搭載于量產車型。這個時間點正值L4級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的關鍵窗口期,M100的適時推出將助力理想汽車在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構建技術壁壘。
理想自動駕駛研發高級副總裁郎咸朋曾表示,自研智駕芯片的核心目的是打造一顆針對理想算法進行特定優化的專用芯片,以提高性價比和效率。雖然目前理想仍然使用英偉達芯片,但隨著算法的不斷迭代和優化,自研芯片將成為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選擇。
CEO李想在公司二季度財報業績電話會上表示:“我們有信心,2026年在整車產品力和人工智能體系化能力上,超過2022年理想L9時代的領先程度。”

汽車網評:
理想M100芯片的出現,有可能打破英偉達在高端芯片領域的壟斷地位,目前英偉達Thor芯片已被多家全球車企選用,但理想證明了中國企業同樣具備研發頂級車規芯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M100為行業提供了新的技術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