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邁向新高度 比亞迪全球化戰略效果明顯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正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尤其是比亞迪在歐洲市場份額超越特斯拉這一現象,比亞迪全球化戰略效果明顯。

從市場表現來看,2025 年以來,比亞迪在歐洲多個國家實現銷量反超特斯拉。例如在 4 月,比亞迪在歐洲 14 國銷量達 11,123 輛,是特斯拉 6,253 輛的 1.78 倍。在德國,比亞迪銷量同比激增 120% 至 1,566 輛,特斯拉卻暴跌 45.9% 至 885 輛;英國市場比亞迪銷量暴漲 654% 至 2,511 輛,特斯拉暴跌 62% 至 512 輛 。5 月,在歐洲五大核心市場,比亞迪單月銷量達 10,199 輛,領先特斯拉 6,619 輛,市場份額從 2024 年的 2.1% 躍升至 2025 年的 5.8%。這一成績打破了特斯拉長期以來在歐洲新能源市場的優勢地位。
比亞迪能取得如此成績,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產品策略上,比亞迪構建了豐富多元的產品矩陣,覆蓋了微型車、緊湊型 SUV、高端轎跑等多個細分市場。如海鷗價格親民,元 PLUS、海豹等車型各有特色,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而且,比亞迪針對歐洲市場特點,推出 BYD SEAL U DM-i 等車型,進一步契合當地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技術實力是比亞迪的一大核心競爭力,其在電池、混動和智能駕駛等技術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像自主研發的刀片電池,安全性和穩定性表現出色。2025 年 2 月,比亞迪宣布全系標配 “天神之眼” 高階智駕系統,并推出多款智駕版新車,將前沿技術應用到更多車型上,大大提升了產品的吸引力。在產能與交付方面,比亞迪全球布局生產基地,在巴西、匈牙利、泰國等國設廠,并且組建滾裝船隊,保障了產品的及時供應,提升了全球交付能力。

反觀特斯拉,在歐洲市場面臨著諸多挑戰。產品更新滯后是一大問題,自 2020 年推出 Model Y 后,長期缺乏新的主流車型,在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難以持續吸引消費者的關注。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的一些言行引發了爭議,影響了品牌形象,降低了部分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任度。同時,歐洲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大眾、奔馳等傳統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新興車企不斷涌現,特斯拉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競爭壓力。
比亞迪在歐洲市場份額超越特斯拉,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重要意義。它證明了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具備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能夠在國際市場上與傳統汽車強國的企業一較高下。這也為其他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激勵更多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的步伐。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有望進一步改寫全球汽車產業格局,在全球綠色出行變革中發揮更為重要的引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