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構建高效痛風防治體系,提升區域診療能力,2025年8月8日,“全國痛風一張網·昆明痛風基地”啟動大會在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隆重舉行。本次盛會由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主辦,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承辦,共繪痛風防治新藍圖。
大會于下午14時正式啟幕。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風濕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黃慈波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中國臺灣輔仁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董道興教授、云南省殘聯肢體殘疾人協會秘書長戴青、昆明市官渡區關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高云濤、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風濕免疫科學科帶頭人薛現明等領導和專家共同出席大會。
聚焦痛風,共擔防治重任
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風濕免疫科學科帶頭人薛現明在致辭中強調,痛風這一疾病正嚴重威脅國民健康,其發病率持續走高且患者日趨年輕化。作為區域風濕病專科的中堅力量,該院始終踐行“精準篩查-規范診療-康復管理”的全周期理念,致力于為患者提供個性化、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承接“全國痛風一張網·昆明痛風基地”項目,是醫院的重要使命,醫院將傾力投入基地建設,整合優勢資源,為提升昆明乃至云南地區的痛風防治水準注入強勁動力。
黃慈波教授在講話中深入剖析了痛風的危害性,指出其不僅侵蝕關節,更對心腦血管及腎臟功能構成嚴重威脅。他強調,尤其是長期伏案、生活飲食不規律的腦力勞動者,患病風險更高。黃慈波教授呼吁社會各界提升對痛風防治的重視,加強對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和科普宣教。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將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匯聚全國頂尖醫療資源,構建多層次、廣覆蓋的痛風防治網絡。
美國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臺灣輔仁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董道興教授指出,痛風防治直接關乎民生健康福祉,是醫療衛生工作的關鍵環節。“全國痛風一張網”項目落地昆明,為本地痛風防控工作搭建了嶄新的平臺。相信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昆明痛風基地定能成為全國痛風防治網絡的重要樞紐,顯著提升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改善患者預后。
昆明痛風基地的啟動,標志著該項目在云南地區成功布局。黃慈波教授期望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能依托其中西醫結合特色與區域優勢,勇于探索創新,推動痛風防治工作向規范化、科學化邁進,在痛風石微創治療領域形成“云南標準”,為全國積累寶貴經驗。
權威引領,共謀規范發展
啟動儀式上,在黃慈波教授、董道興教授、戴青秘書長及院方代表共同見證下,“全國痛風一張網·昆明痛風基地”正式揚帆起航。
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痛風科主任王奇望,在介紹昆明博骨痛風診療領域的科研成果與臨床經驗中提到,醫院秉持“融晶保腎調代謝”的核心理念,融合中西醫精髓,為每位患者定制個性化方案。近年來,積極引入中醫微創針刀鏡、肌骨超聲等先進技術,構建完善康復體系,顯著提升了痛風患者的診療效果和生活質量。醫院大力推行多學科學術交流活動,匯聚國內權威專家攻克疑難病癥。同時,依托“幫益幫”公益項目深入社區開展健康宣教與義診,有效提升了公眾對痛風的認知與防治意識。
簽約授牌環節,黃慈波教授代表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正式與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簽訂全國痛風一張網基地合作協議,并鄭重將“全國痛風一張網·昆明痛風基地”牌匾授予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院方代表薛現明主任莊重接牌,表示將以基地成立為嶄新起點,持續強化學科內涵建設,精進醫療技術,優化痛風防治服務體系,竭誠為患者提供更優質高效的診療,不負學會與社會各界的信任重托。
黃慈波教授表示,將與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緊密攜手,共同推進昆明地區痛風防治工作的縱深發展。協助醫院深化醫聯體協作與社區聯動,織密全市痛風防治網絡,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展望未來,共繪“痛風一張網”藍圖
據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風濕免疫科學科帶頭人薛現明介紹,作為承辦單位,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將整合醫院國家專利技術及北京友誼醫院、北京301醫院等專家資源,重點建設痛風石微創清除、代謝功能修復等特色診療模塊,預計三年內服務覆蓋全省16個州(市)。
昆明痛風基地將啟動四大核心規劃:聚焦早期篩查與規范化診療;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強化多學科協作(MDT)模式;聯合社區普及健康知識。基地將定期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來昆進行學術交流,通過整合多學科資源提供全方位診療,終極目標是顯著降低云南地區痛風患者的致殘率,助力患者重獲健康,回歸美好生活。
“全國痛風一張網·昆明痛風基地”的啟動,標志著云南痛風防治事業邁入協同創新、規范發展的新紀元。未來,在中華醫學會的引領下,在各級醫療機構的精誠合作與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昆明博骨風濕病中西醫結合醫院將勇擔基地重任,為痛風患者鋪就一條充滿希望的康復之路,為我國慢性病防治事業書寫輝煌篇章,為健康中國貢獻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