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馬宣布推出第三代氫燃料電池系統,當前已啟動首批原型產品的試制。第三代氫燃料電池系統將于2028年量產,并率先搭載于全新一代BMW X5。這是寶馬秉持技術開放戰略,多路徑并進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最新成果和例證。
寶馬集團負責研發的董事普斯特博士表示:“2028年,寶馬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的推出,將為我們秉持技術開放戰略的產品矩陣再添高效的零排放驅動選擇。氫能作為全球脫碳進程的關鍵組成部分,始終是寶馬重點投入的方向,我們不遺余力地推動相關技術突破與發展。”

氫能以其清潔、高效、可再生的特性,正逐步成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之一。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氫能的能源屬性。2024年11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為氫能產業化的規范化、規模化提供了法律保障。寶馬集團對氫燃料電池驅動系統的研究,與中國氫能源和氫燃料電池技術發展同頻共振,共同推動氫能出行的愿景逐步走向現實。
以純粹駕駛樂趣為核心,氫燃料電池技術迭代持續推動可持續出行

“純粹駕駛樂趣”是寶馬不隨時間改變、無關驅動形式選擇的承諾。未來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首先是一款純粹的寶馬,提供寶馬經典的駕駛樂趣。氫燃料電池是其驅動形式之一,并持續技術創新帶來更優異的表現。
第三代BMW氫燃料電池技術實現全面優化和改進。首先設計緊湊,新燃料電池系統占用的空間減少約25%。這是因為功率密度的大幅提升令其結構相較上代顯著精簡。其次高度集成,新燃料電池系統可無縫集成至未來的車型架構中,推進技術開放理念的落地,為用戶提供更加多元的驅動選擇。同時,系統效率提升。這既受益于驅動系統組件的全面升級,也離不開運行策略的優化。這些進步帶來續航更長,功率更高,能耗更低的車輛表現。新燃料電池系統由寶馬與豐田汽車公司(以下簡稱“豐田”)聯合開發。
氫燃料電池系統不僅包含燃料電池本身,還涵蓋確保其高效運行所需的全部組件與系統,包括冷卻系統、氫氣子系統及空氣子系統。在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上,寶馬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乘用車模塊化儲氫系統技術”榮獲“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技術”獎。這款儲氫系統設計先進且安全,高度集成的模塊化設計在增加儲氫容量的同時提高了車身整體剛性,為燃料電池在純電平臺上規模量產提供了技術支持。
以底層技術創新為支撐,深耕氫動力近50年,推動未來出行清潔能源革命

從燃油時代開始,寶馬一直堅持底層創新,掌握驅動系統的核心技術。進入電動時代,寶馬攜手寧德時代支持其一路成長為行業龍頭。在氫能源動力系統研發領域,寶馬集團同樣拒絕“拿來主義”,深耕近半個世紀,積累了豐厚的自研經驗和技術優勢。
1979年,第一輛使用液態氫作為燃料的 BMW 520 測試車誕生;2000年,首次小規模試產12缸氫能汽車BMW 750hL,開始了“清潔能源世界之旅”;2014年,BMW 535iA Hydrogen 問世,搭載了由豐田提供的第一代氫燃料電池驅動系統;2023年,BMW iX5氫燃料電池車試點車隊在全球各大城市路測,其搭載的第二代氫燃料電池驅動系統由寶馬自研,采用了豐田提供的氫燃料電池。
到了第三代,寶馬和豐田共同研發了應用于乘用車的驅動系統,核心氫燃料電池技術則可同時用于乘用車和商用車。雙方通過合作有效降低燃料電池技術的整體成本,同時各自推出具有品牌特色的燃料電池汽車產品。
以技術開放戰略為指引,多路徑并進滿足用戶需求

堅持技術開放是寶馬持續成功的關鍵。高效內燃機、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以及氫燃料電池組成的多元驅動組合,為集團在當下及未來成功滿足全球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奠定了基礎。
多路徑并進,寶馬始終確保技術領先優勢。伴隨著新世代BMW iX3的全球首秀,創新應用大圓柱電池技術的新世代電驅系統即將量產落地。今年上半年,全球首輛搭載全固態電池(ASSB)的BMW i7測試車型在慕尼黑正式啟動道路實測,全固態電池技術從實驗室驗證跨越至實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