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蓮花跑車正式舉行EMEYA/ELETRE新款上市發布會,其中EMEYA售價53.8萬元起,ELETRE售價 55.8萬元起,相較于老款車型,兩款新品針對用戶對“純粹駕趣”的場景化需求進行了點對點的優化。
比如從需求出發,選擇蓮花跑車的用戶一般偏好性能,所以此次EMEYA/ELETRE精簡了產品版型,為的是進一步聚焦核心配置,免去冗余的選項,讓用戶在選擇上能夠更輕松。而從場景使用角度出發,新車專門推出多款專屬車色和內飾主題,從日常通勤到硬核賽道都能完美適配,減少跑車“形象”與生活化場景的割裂感。

當然,不管是產品策略上的調整,還是基于用戶需求的深入洞察,蓮花跑車本質上都是想要在競爭激烈的高端市場中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這一強烈意愿在產品上體現的更為直觀
——很多高感知核心技術得以下放,比如主動穩定桿、后輪轉向系統、主動尾翼、智能底盤、碳陶制動等……對于蓮花跑車而言,這更像是轉型之路上的一次表態,在短兵相接的新能源賽道上,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與生俱來的駕控優勢,努力實現對內卷式競爭的持續突圍。
“在汽車工業的發展進程中,雖然時代滾滾向前,技術更迭不斷,但在每個時代下都無疑留下了一些寶貴而永不磨滅的東西——那就是原創精神”,蓮花集團CEO馮擎峰用一個關鍵詞“原創”為此次發布會進行定調。

什么是蓮花原創?兩個字“駕控”。所謂一部蓮花車,半部駕控史,提到蓮花,車迷們首先想到的是F1、輕量化和賽道精神,Colin Chapman留下的“輕量化就是終極性能”理念,曾影響整個賽車工業,正因如此,從歐洲超跑到美式肌肉,從日系性能到中國新能源,蓮花都在其中扮演過幕后推手。
然而,電動化浪潮徹底改變了汽車工業的邏輯,極致輕量化難以對抗電池的重量,機械結構的調校也讓位于電控系統的邏輯,如何在電驅為王的新時代延續跑車的純粹駕趣,成了蓮花跑車必須回答的問題。
因此,最新發布的EMEYA與ELETR,便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接下來蓮花要把機械時代積累的賽道經驗轉化為智能化算法,用數字化底盤來定義“好操控”的新標準,通過調度車輛上下、左右、前后及圍繞三軸轉動的六個自由度動態,實現1+1>2的系統效能。此外專為電動化設計,適配電池包低重心優勢,既保留賽道級精準操控,又通過智能調節化解顛簸痛點,做到“軟硬得當”。

不可否認,蓮花跑車所擁有的原創實力,一直是汽車市場的“稀缺品”,它77年的賽車史和滿墻冠軍榮譽,不是新勢力們能在短時間內復制成功的,還有主動空氣動力學、碳陶剎車、底盤調校這些核心技術,依然是行業標桿。
但是比較棘手的問題是,在中國這個最卷的新能源主戰上,單一的長板無法構成全面的優勢,換句話說,相較于頂尖的駕控,用戶還在意智能化體驗能否跟上蔚來、小鵬、華為系等中國品牌的水平?銷售網絡能否覆蓋足夠多的用戶?能否真正兌現“終身質保”的承諾?這才是決定蓮花跑車能否從小眾情懷走向大眾化的關鍵所在。

此次蓮花EMEYA與ELETRE的新款發布,確實讓行業重新關注到原創精神的價值。不過坦率的說,對蓮花跑車而言只有品牌高度還不夠,必須在“身份”和駕控、智能化以及價格上找到平衡點,并全面投入市場角逐后,其堅守的原創精神才能體現出應有的價值。畢竟,熱血可以點燃瞬間,但能撐起長跑的,只有體系與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