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3 日廣汽豐田長沙發(fā)布會,成為傳統(tǒng)燃油車智能化轉(zhuǎn)型的里程碑。2026 款賽那、漢蘭達等四款全球車型以 “入門即高配” 策略,徹底打破合資車低配減配的刻板印象 —— 全系標配的高通 8155 芯片,使算力較老款提升 4 倍,車機流暢度直追新勢力車型,配合漢蘭達 15.6 英寸、鋒蘭達 12.9 英寸的 PAD 化大屏,終結(jié)了合資油車 “車機卡頓” 的歷史。


智能駕駛輔助的全面下放更具顛覆性。10.28 萬起售的鋒蘭達入門版即搭載 TSS 3.0 系統(tǒng),涵蓋高速跟車、防碰撞等 20 余項 L2 級功能,這套基于豐田全球 1000 億公里駕駛數(shù)據(jù)驗證的系統(tǒng),此前僅高配車型可享。舒適性配置同步升級:賽那頂配版配備雷克薩斯 LM 同款航空座椅,漢蘭達入門版就有真皮內(nèi)飾,鋒蘭達新增 50W 無線快充,實現(xiàn) “科技與舒適雙普惠”。正如汽車之家觀察指出,智能化已從加分項變?yōu)槿加蛙?“上桌資格”,豐田此次升級精準踩中市場痛點。
在配置全面升級的同時,廣汽豐田祭出 “價值重構(gòu)” 的價格策略。鋒蘭達舒適版新增 1.2 萬元科技舒享包后,起售價仍保持親民區(qū)間;漢蘭達五座精英版疊加 1.4 萬元配置升級,價格未升反降。更具行業(yè)沖擊力的是 “混動零差價” 政策 —— 全系混動與燃油版同價,徹底打消用戶為混動系統(tǒng)支付溢價的顧慮。
金融方案進一步降低購車門檻:96 期超長貸款使鋒蘭達首付僅 1 萬元、月供 1000 元起,配合發(fā)動機、變速箱、電池的終身質(zhì)保政策,大幅降低用車顧慮。這種 “增配不增價” 的邏輯,與此前上汽大眾通過智能化升級收窄銷量下滑的路徑形成呼應(yīng),印證了 “配置普惠才是燃油車破局關(guān)鍵” 的行業(yè)共識。

此次改款的深層意義,在于豐田對油車價值的重新定義。面對 2025 年 1-8 月仍達 49.4% 的油車市場占比,廣汽豐田精準錨定 “無需充電、追求成熟” 的龐大用戶群體,通過華為 HiCar 5.0、小米 Carlink 雙生態(tài)適配,首次將中國科技注入全球車型,實現(xiàn)導(dǎo)航、音樂的跨端無縫流轉(zhuǎn)。這種本土化技術(shù)融合,不僅強化了國內(nèi)市場競爭力,更為 “中國智造” 借全球車型出海開辟了新路徑。
但狂歡背后仍需理性審視:盡管 8155 芯片和大屏的硬件規(guī)格亮眼,但長期穩(wěn)定性與生態(tài)適配性尚待用戶實測驗證;相較于新勢力的激進智駕方案,豐田 TSS 3.0 更側(cè)重安全冗余,自動泊車等功能仍偏保守。不過瑕不掩瑜,其將語音控制、智能泊車等高頻功能下放至入門版的做法,真正踐行了 “科技沒有階級” 的普惠邏輯。
從問界 M7 以技術(shù)定義新能源價值,到豐田重構(gòu)燃油車智能標準,中國車市的競爭已全面進入 “智能化下半場”。豐田此次轉(zhuǎn)型若能實現(xiàn)交付與宣傳的一致性,不僅將給德系豪華品牌帶來更大壓力,更有望成為合資油車 “逆生長” 的標桿。對于消費者而言,10.28 萬的智駕滿配鋒蘭達與 21.98 萬的越級漢蘭達,無疑是當下油車市場的高價值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