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董事長、CEO雷軍在年度演講結束后接受了媒體采訪,對一部分現象進行了評論。
比如被問及如何看待網絡上有針對小米車主不友好的聲音,甚至有小米車主被極端攻擊的現象;雷軍稱“小米汽車發布會后成為全網被黑最慘的車企之一。”所以小米汽車非常支持六部委對黑水軍、黑公關的打擊,是這些網絡黑嘴讓產業發展遇到了很多困難。
央視曾經報道過一則所謂的“小米汽車碰撞后車門打不開”的事件,涉事博主已經伏法;然而就該起事件依然頻繁出現在諸多品牌或產品相關資訊內容的評論區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結果已經有定性,此時再進行相關評論則是罔顧事實的詆毀,意圖是很明顯的。

以下為雷軍對車企之間競爭態勢的評論實錄:
SU7發布會時,我跟大家介紹過小米汽車是后來者,發自內心的感激新能源汽車行業所有先行者。2023年底,我們用非常認真的方法致敬了行業先行者,非常感謝大家所做的貢獻。小米作為后來者,還是享受了很多時代紅利,有責任幫助整個行業進步。所以加入汽車行業后,我們一直強調合作共贏。
在過去一年里,大家看到我們還是有效推動了行業之間的合作。
今天(指現在)國產汽車其實大家都在進步之中,其實沒必要搞得很難看;我覺得相互合作;而且這個市場也很大,還遠沒有到我們幾家要比的階段里,是吧?我覺得我們都經過手機行業那么殘酷的競爭。

以上為摘錄部分。
不能否認小米汽車確實遭遇了一系列的且持續的網絡黑公關,截至目前依然存在;初期是直接對品牌、產品的攻擊,但在沒有發揮作用之后,方法明顯改為丑化小米汽車用戶畫像,通過扭曲車主形象進而期望達到使其銷量下滑的目的。類似的黑公關案例不能說屢見不鮮卻也有前車之鑒,其確實能夠起到影響品牌評價和銷量的作用;所以小米汽車方面顯然是會重視起來的,只是為何小米汽車會被特別針對?

究其原因是小米汽車在只有一款量產車的階段里,月銷量即接近3萬輛。
在第二款車(YU7)上市之后,銷量連續突破3萬輛,8月份的零售銷量顯示為36396輛。
由此可見小米汽車確實比較受歡迎,但是汽車市場的蛋糕不會因為小米汽車的出現而變大,于是則難免有此消彼長的規律;也就是說必然會有個別同級產品的銷量會出現波動,那么如果競爭對手在產品競爭力方面無法實現提升和反超的話,其則難免會耍一些小聰明。
但是這種競爭方法不僅是違背商業道德的行為,同時也是違法行為。

雷軍講話中的“沒有必要搞得很難看”的描述其實比較有分量。
現在的小米汽車并沒有揭露進行網絡黑公關的公司,以及更重要的雇傭該公司的背后的車企;所以實際上只是小米汽車承受了壓力而并非“很難看,”反之,如果小米汽車方面公開了相關的甲方企業,屆時就真的很難堪了。
拭目以待,看一看針對小米汽車的黑公關是否會停止,以及小米汽車后續是否會“掀桌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