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是令人意外,更可以說是十分荒誕。
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9月25日,廣州市白云區人民法院將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跑汽車09863.HK)和其全資子公司凌跑汽車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凌跑汽車商貿”)列為失信被執行人,案號為(2025)粵0111執13502號,執行依據文號為(2023)粵0111民初25175號。

而有意思的是,該消息曝光的同一天零跑汽車則剛剛舉行完第 100 萬臺整車下線儀式,這也標志著零跑正式躋身國內新勢力 “百萬俱樂部” 第二席,同時也證明了零跑汽車發展勢頭十分迅猛。要知道,零跑汽車從第一輛到50萬輛用了5年時間,而從50萬輛到100萬輛,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憑借著全棧自研的成本優勢和實惠的終端價格以及豐富的產品布局,零跑汽車不僅獲得了市場認可,而且也已經了營業收入與利潤的轉正。數據顯示,零跑汽車2025 年上半年營收 242.5 億元,同比增長174%,凈利潤轉正,且剛完成 26 億元增資的背景下,這則被列為失信執行人的消息顯得可笑而荒誕。

我說他可笑是因為,相關信息顯示,涉案標的金額不過數百萬元,說實話,并不算是“多大的事兒”,尤其是對于眼下已經在香港實現上市并且經營業績和銷量雙豐收的零跑汽車而言,這點金額不過是“毛毛雨”。

我說他荒誕則是因為,這件事情被媒體曝光后,影響恐怕是不光彩的。不僅因為相關通報涉及到了零跑汽車的品牌形象及其法人代表朱江明,更因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企業的經營漏洞。
這點金額對于零跑汽車而言確實不算什么,但為什么拖到了現在還沒解決,直到被法院列為了失信執行人?這點則是需要零跑內部反思的。
畢竟,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會讓企業被貼上失信的標簽,在汽車行業資金密集型屬性下,失信記錄也可能推高融資成本,而朱江明的限高令則可能會影響企業商務活動開展,尤其是拉開距離觀察,小小的債務更像是企業的信譽試金石,也暴露出了企業內部的管理藝術與水平。

總之,此次事件看似意料之外,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個人認為,車企在謀求快速發展,也應加強企業運營管理,既要有沖刺百萬臺的速度,更要有妥善處理債務的責任心,畢竟如今的零跑已非“吳下阿蒙”,其已經進入到細節決定成敗的新階段。
寫在最后: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針對此事,目前零跑尚未公開回應,該事件是否另有隱情?我們也不得而知,但相信零跑汽車本著對消費者、投資者以及自身負責的態度,會給出相關回應,對此我們亦將保持關注!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所涉及銷量數據來源于乘聯會或第三方平臺發布的行業綜合銷量數據,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具體請以官方信息為準,如有錯誤請聯系刪除。本文作者藍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