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760是捷克斯洛伐克汽車制造商斯柯達在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一款原型車,它誕生于一個宏偉但最終未能實現的東歐汽車工業合作計劃。這款車型不僅代表了當時東歐汽車技術的最高水平,更承載著經濟互助委員會(RGW)成員國統一汽車工業的遠大理想。

該項目的開發始于1970年1月,主要目標是通過不同版本的單一車型來替代當時東歐各國已經老化的汽車產品,包括東德的Trabant 601、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達100/110以及Wartburg 353等車型。這個被稱為"RGW-Auto"的項目野心勃勃,計劃將生產任務按照零部件類別分配給各參與國家,以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成本控制。
在車身設計方面,斯柯達委托了意大利著名設計師喬治亞羅來操刀,這位后來在汽車設計界享有盛譽的設計師為760賦予了現代化的外觀造型。該車采用四門四座轎車或掀背車設計,搭載1.1升或1.3升四缸水冷發動機,最大時速約為135公里/小時。值得注意的是,760是斯柯達第一款采用前輪驅動布局的車型,這在當時的東歐汽車工業中是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

1972年12月,三臺轎車版原型車完成并開始進行道路測試,發動機功率達到49馬力。整個760原型車系列的開發持續了從1972年到1979年的漫長時間。在開發過程中,工程師們不斷完善技術細節,力求打造出一款能夠滿足東歐各國市場需求的統一車型。
然而,這個雄心勃勃的國際合作項目最終面臨了政治和經濟現實的挑戰。與東德汽車制造商AWZ和AWE的合作失敗后,斯柯達決定獨立繼續新車型的開發。原計劃于1978年開始大規模生產的目標最終未能實現,整個RGW項目預期到1982年實現年產60萬輛汽車的目標也成為了泡影。

盡管760本身未能投入量產,但它的技術積累并非毫無意義。760的基本設計理念為后來的742型號奠定了基礎,后者最終發展成為1976年推出的斯柯達105/120系列。這一系列車型在其后的生產生涯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了斯柯達品牌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回顧斯柯達760的歷史,它雖然未能成為量產車型,但作為東歐汽車工業合作嘗試的重要見證者,這款原型車體現了當時汽車設計的前沿理念和技術追求。它的前輪驅動布局、現代化造型設計以及相對先進的動力系統,都為斯柯達后續車型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技術儲備。760項目的經歷也反映了冷戰時期東歐各國在工業合作中面臨的復雜挑戰,以及各國汽車工業在尋求技術突破時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