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月薪八千的電商運營,選代步車時我翻爛了車友圈,滿腦子都是
“奕派007 值得買嗎?”—— 既要承擔得起用車成本,又得幫公司偶爾拉點樣品、接下合作方,還得周末帶家人采購,預算就 15
萬左右。上周借朋友的增程版試駕了 3 天,跑了通勤、跑了倉庫、接了客戶,終于有了實在答案。

經濟實用:月薪八千也養得起的 “通勤神器”
打工族最愁的就是
“養車比養自己貴”,但奕派007 的成本真的友好。我家到公司往返 28 公里,試駕時純電模式滿電跑了 205 公里,剛好夠我通勤 6
天,晚上用小區谷電充電,一度才 0.35 元,充一次滿電才 10 塊錢,比每天擠地鐵(來回 16
塊)還便宜。之前開同事的燃油車,同樣路程每月油費得 400 多,這差距簡直是 “打工人福音”。
保養成本更讓我驚喜。朋友開了半年,只換過一次空調濾芯花了
80 塊,不像燃油車五千公里就得花三百多保養。試駕那幾天剛好趕上幫公司送樣品去郊區,饋電狀態跑了 120 公里,油耗才 5.7L,加 100
塊油居然剩了大半,比老板的舊捷達還省油,要是開這車跑業務,報銷的油費都能省點下來。
載物能力:幫公司跑活的 “移動儲物間”
電商運營總免不了幫倉庫拉樣品、給財務送憑證,奕派007
的裝載力超出預期。常規狀態下后備箱 450L,我塞了 3 個樣品箱、1
個筆記本電腦包,還有老板讓帶的兩箱福利,空間居然還剩不少。第二天去倉庫補物料,把后排座椅放倒一半,1.1
米長的包裝紙箱斜著就塞進去了,不用像以前借同事的兩廂車跑兩趟。
車內的小儲物設計也戳中打工族需求:中控臺下方的鏤空處能放下我的大尺寸工牌和折疊傘,副駕手套箱分了三層,發票、快遞單、計算器能分門別類放,找的時候不用翻半天。門板儲物槽塞得下我的保溫杯和充電寶,跑長途送樣品時隨手就能拿,比我之前坐過的合資轎車貼心多了。

商務適配:接客戶不丟面的 “低調擔當”
上周公司來了個外地供應商,老板讓我去接,本來怕
15 萬的車太寒酸,結果完全多慮了。奕派007 的溜背造型配極夜黑,停在高鐵站出口居然不輸給旁邊的 B 級車,供應商坐進來第一句就說
“你這車看著挺精致”。后排腿部空間有兩拳多,他蹺二郎腿都不局促,聊供貨細節時,高速 110km/h 車內也不吵,不用刻意提高音量,完全撐得起
“臨時商務車” 的場面。
內飾質感也不廉價,軟質搪塑中控臺摸上去不發僵,15.6 英寸大屏看著清爽,供應商想看看樣品圖,我直接連手機投屏,高清屏幕看得清清楚楚,他當場就說 “你們公司做事挺講究,連代步車都這么利落”。這波 “隱形加分”,比老板給的接待話術管用多了。
品牌靠譜:打工族信得過的 “央企底氣”
我們打工族買車就圖個
“少折騰”,奕派背靠東風集團這點太重要了。試駕那幾天趕上下雨,過積水路段時我不小心蹭到了路沿,當時慌得不行,朋友說
“放心,這電池過了針刺測試”,后來檢查果然沒事。他開了半年,不管是零下幾度的早晨還是暴雨天,車子從沒掉過鏈子,不用像同事的雜牌電車那樣總去修,耽誤上班太不值了。
智能配置也省了不少事:開車時喊 “導航到公司,避開擁堵”,系統立馬規劃路線,不用低頭看手機;接供應商時語音撥打電話,不用手忙腳亂找通訊錄,對我這種開車容易緊張的人太友好。車機反應也流暢,同時開導航和音樂沒卡頓,比我之前試駕的某國產電車靠譜多了。
3
天試駕下來,唯一的小缺點是高速 120km/h 時胎噪略明顯,但打開音樂就能蓋過。現在再被問 “奕派007
值得買嗎?”,我會肯定地說:“對既要通勤、又要幫公司跑活,還得算成本的打工族來說,太值得了”。它不貴、能裝、省錢,還能偶爾撐撐場面,這不就是我們打工族想要的
“全能代步車”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