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完畢,數千份半年報,勾勒出上市公司“創新圖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54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超8100億元,同比增長3.27%,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發揮創新示范效應。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近年來汽車行業從電動化向智能化加速轉型,車企日益聚焦于科技實力的比拼,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從上半年來看,比亞迪研發投入達309億元,同比增長53%,成為研發投入的標桿企業。這一數字不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更達同期凈利潤的兩倍,位居A股5400多家上市公司之首。

橫向對比來看,比亞迪2025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等于吉利控股(147億元)、上汽(102億元)、長城(60億元)三家頭部車企同期研發投入之和,且增速大幅領先。縱向來看,2011年至2024年的14年間,比亞迪有13年的研發投入超過當年凈利潤,累計研發支出突破2100億元。
這種“不計成本”的研發投入,正是比亞迪在技術賽道上持續領跑的核心底氣。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相繼推出天神之眼輔助駕駛系統、超級e平臺兆瓦閃充、靈鳶車載無人機系統等創新技術。7月,比亞迪更是在全球率先實現媲美L4級的智能泊車,并推出“安全兜底”承諾,展現了其對自身技術的絕對自信。
正是持續不斷狠砸研發,讓比亞迪實現從國內領先到全球突破,不僅推動企業自身業績持續穩健增長,也助力中國汽車掌握全球汽車產業的技術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