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 10 月 2 日,特斯拉三季度交付報告的發布打破了行業沉寂:49.7 萬輛的交付量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以 7.4% 的同比增幅,一舉扭轉了上半年交付 72.1 萬輛、同比下滑 13.2% 的頹勢。這份成績單背后,中國市場的爆發性增長與政策窗口期的精準把握,共同構成了特斯拉的逆襲密碼。

在全球交付版圖中,中國市場的表現堪稱 “定海神針”。三季度特斯拉在華銷量達 16.92 萬輛,環比激增 31%,其中 9 月單月銷量超 7.1 萬輛,環比再漲 25%,上海超級工廠單季交付量突破 9 萬輛。作為對比,其主力車型 Model Y 更是穩坐三季度 SUV 銷量冠軍寶座,成為拉動增長的核心動力。
這波增長并非偶然。中國持續推進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與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為特斯拉注入了強勁動能。以起售價 23.55 萬元的 Model 3 為例,2026 年購置稅減半政策實施后,消費者將多支出約 1 萬元稅費,這種政策紅利的 “末班車效應”,顯著刺激了潛在需求。同時,特斯拉順勢推出的購車福利 ——“5 年 0 息” 貸款、8000 元車漆補貼與 1299 元充電權益,進一步降低了消費門檻。
中國市場的爆發并非孤例,美國市場的政策收官同樣催生了購車熱潮。隨著 9 月 30 日美國 7500 美元聯邦電動車補貼到期,消費者趕在截止前集中下單,形成短期需求高峰。歐洲市場也呈現回暖跡象,柏林超級工廠上調產銷目標,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此前因競爭加劇導致的銷量低迷。
從產品維度看,Model 3/Y 系列仍是絕對主力,三季度交付 48.1 萬輛,同比增長 9.4%,占總交付量的 96.8%。這一數據印證了特斯拉 “聚焦核心產品線、優化產能效率” 策略的有效性,上海、柏林等超級工廠的產能爬坡,為交付高峰提供了堅實保障。


站在三季度的高點,特斯拉第四季度的表現更值得期待。中國市場層面,以舊換新與購置稅免征政策均將于年底結束,行業普遍預測將引發新一輪購車潮。特斯拉中國相關負責人已明確表示,將通過優化交付流程、擴充服務網絡應對潛在需求高峰。
不過市場也存在隱憂。有分析師指出,三季度的強勁表現存在政策刺激下的 “透支購買效應”,美國補貼到期后,其本土市場可能面臨需求斷層。此外,中國新能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比亞迪、蔚來等品牌的持續發力,將對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形成持續挑戰。
對于消費者而言,當前無疑是入手特斯拉的窗口期。以 Model Y 長續航版為例,疊加廠家補貼與即將到期的購置稅優惠,綜合節省金額可達 2.5 萬元以上。但需注意的是,部分 4S 店已出現熱門配置排產周期延長至 4-6 周的情況,有意向的車友需提前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