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消費者還在為開上BBA為榮,保時捷還是大多數“網紅”的炫富工具。但新能源時代的到來,一切都“變味”了。
奔馳、保時捷都不香了?
中國市場曾是德系豪華車企銷量最大的市場,但如今成為了銷量下降幅度最大的市場。寶馬三季度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了0.4%至14.7萬輛。奔馳和保時捷三季度在華銷量分別為12.5萬輛和1.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7%和20.7%。

保時捷官方網站發布的前三季度銷量信息顯示,導致這一下降的主要原因仍是市場環境嚴峻,尤其是在豪華車細分市場,以及中國市場競爭激烈。
造成這個局面,有業內人士認為,德系豪華品牌的電動化轉型過于緩慢。尤其,奔馳和保時捷電動車市場表現較差。奔馳剛打出名堂的EQ系列,又被棄用。

保時捷雖為最早推出電動車的超豪華品牌,但未針對中國市場開發專屬車型,推出的產品在市場上的表現未能達到預期。今年9月份,保時捷大幅調整產品戰略,重新向燃油和混合動力傾斜,同時放慢電動車的步伐。

而表現尚算可以的寶馬,依靠“折價”獲得了一定的份額。網上數據顯示,寶馬 5 系降價幅度最為顯著,入門款從 43.99 萬元下調至約 26 萬元,降幅達 40%。
跟不上時代被拋棄?
自主品牌憑借新能源和智能化,改變了豪華市場的格局。70萬元的價格區間,似乎已經被自主豪華品牌攻下了。
今年9月12日,仰望U8L長軸版上市單日盲訂訂單突破2萬臺,刷新中國高端SUV預售紀錄;到了 9 月 16 日,尊界 S800 在開啟預訂獲得超過 1.4 萬臺訂單,這些數字都接近今年上半年“78S”車型的銷量總和。

此外,還有不少品牌都推出了“9系”車型,不斷沖擊30萬以上的豪華市場。隨著近幾年的經濟形勢變化,消費者的心理也開始變化,相比于品牌溢價,消費者更傾向于真實體驗。

除去自主品牌爆發外,美系品牌特斯拉也有不錯的表現,中國乘聯會10月1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特斯拉中國產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8%,較8月環比增長9.2%,達到90,812輛。特斯拉憑借時間上的優勢,在中國市場也獲得了不少的份額,關鍵是搶走了不少來自BBA的潛在客戶。
最后
德系豪華品牌的遭遇,應驗了那句流行話語:“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一聲”。也讓老牌豪華品牌們感受到,什么是中國速度。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