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過去三個季度,造車新勢力的年度銷量競賽格局初定,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態勢。中汽數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僅少數幾家新勢力車企的年度目標完成率超過70%,而多數品牌則未能達到預期進度,完成率均不足50%。
截至2025年9月,小鵬汽車以89.5%的目標完成率暫居榜首,其累計銷量已達31.3萬輛,距離35萬輛的年度目標僅一步之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鵬9月交付量突破4萬輛,創下歷史新高。MONA M03已連續13個月交付過萬,全新小鵬P7也成為所有車型中新產線最快達成每小時產量40臺的車型。按照目前的增長勢頭,小鵬有望在10月份就完成全年銷量目標。
零跑汽車以79.1%的完成率緊隨其后,前9個月累計銷量達39.6萬輛,距離50萬輛年度目標僅差11.4萬輛。零跑的表現同樣亮眼,9月份交付量達到66,657輛,刷新了中國造車新勢力的月銷量紀錄,并已連續七個月蟬聯中國造車新勢力銷量冠軍。基于出色的市場表現,零跑已信心十足地將今年銷量指引從50萬-60萬輛上調至58萬-65萬輛。其高性價比低價車型策略成功實現了規模上量,甚至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首次半年度盈利。
小米汽車作為行業新晉明星,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前9個月銷售25萬輛,完成35萬輛年度目標的71%,已成為造車新勢力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小米汽車9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萬輛,創下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的銷量在相當大程度上取決于其交付能力,目前積壓在手的訂單已超過10萬臺。盡管面臨產能爬坡和供應鏈管理等挑戰,但照此勢頭發展,小米完成全年目標問題不大。但小米近期負面消息頻發,前有“強迫車主支付尾款”,后有小米SU7燃爆起火打不開車門,這些都對小米的銷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曾經的新勢力頭部企業目前的表現遠未達預期。蔚來前三季度累計銷售20.1萬輛,僅完成全年44.4萬輛目標的45%。雖然樂道L90和全新蔚來ES8上市后反響熱烈,蔚來公司(包括蔚來、樂道、螢火蟲三大品牌)已連續兩個月交付量突破3萬輛,但整體增速仍難以支撐年度銷量目標。理想汽車同樣面臨挑戰,前9月銷售29.7萬輛,同比下滑13%,完成率僅為46.4%。理想已不得不將全年銷量目標從70萬輛調低至64萬輛。
在未達標的陣營中,極氪和阿維塔的表現尤其引人關注,兩者的完成率分別為44.9%和41.2%。極氪(年度目標32萬輛,完成14.36萬輛)面臨的挑戰是綜合性的。一方面,其產品迭代周期較長,在競爭對手頻繁推出新車型的背景下,市場吸引力有所減弱。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尤其是極氪所在的中高端市場,受到比亞迪、吉利等傳統巨頭以及新勢力的雙重擠壓。
阿維塔(年度目標22萬輛,完成9.07萬輛)同樣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壓力。此外,年度目標制定過高也是導致其完成率低迷的關鍵因素。過于激進的目標脫離了市場的實際承受能力,使得企業陷入被動。
縱觀2025年前三季度的新勢力車企表現,可以看出汽車行業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比亞迪、吉利等頭部企業憑借產品矩陣完善和渠道下沉優勢與極強的交付能力,可能會對新勢力車企造成一定沖擊。當市場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博弈”,車企的比拼焦點已從銷量規模轉向體系能力、技術實力和全球化布局的綜合競爭力。正如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所言:“汽車產業的發展必須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不玩小聰明,不搞投機取巧,放眼長遠,堅持長期主義。”
主編點評隨著“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第四季度成為車企沖刺年度目標的關鍵期。小鵬、零跑等新勢力“優等生”需優化銷售策略穩定銷量,腳踏實地;而蔚來、理想等品牌則需優化交付流程,加快“爆款”的生產與交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這場漫長的馬拉松中,一時的銷量數字固然重要,但構建堅實的體系能力、技術實力和全球化布局的綜合競爭力,才是行穩致遠的關鍵。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