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盈利,可能就真沒有未來了。

據多家媒體報道,蔚來汽車日前召開了一次內部會議。會上,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再次強調,今年四季度盈利是必須實現的一件事。
李斌表示:“實現季度盈利是我們整個團隊證明運營效率、經營能力必須要交出的答卷,也是我們必須實現的一件事情。這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而是我們整個公司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事實上,近一年來,李斌曾多次強調必須在2025年四季度實現單季盈利的目標。
“如果說今年蔚來只做一件事或只有一個目標是什么?那就是今年四季度要盈利。”
“如果我們四季度不能如期盈利,對整個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商業模式都將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

但其實,他原定的盈利時間點是2026年。
在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李斌曾表示:“隨著明年(2025)銷量翻倍,整體經營會繼續實現正向增長,虧損明年預計將收窄,目標是2026年實現盈利。”
那么,是什么讓他將時限提前了呢?
一方面,“2025年是蔚來的技術收獲大年、產品大年、基建大年。”(李斌語)
從3月份的ET9,5月份的新款ES6、新款ET5,9月份的全新ES8,再到樂道品牌的全新L90以及Firefly螢火蟲......蔚來不僅在今年集齊了蔚來、樂道和螢火蟲三個品牌,還連續上市了多款新車。

而這些新車的集中上市,也確實讓蔚來看到了盈利的可能。
數據顯示,今年9月,蔚來交付量達34,749臺,同比增長64%,創歷史新高。其中,蔚來品牌交付13,728臺,樂道品牌交付15,246臺,firefly螢火蟲品牌交付5,775臺。
拋開熱銷的全新ES8,樂道L90同樣表現驚艷,上市兩個月累計交付21,626臺,創下純電大型SUV最快交付紀錄。firefly螢火蟲也迎來了第20,000臺交付里程碑。

經過前面十年的沉淀和布局,蔚來鋪開了一張大網。
產品層面,布局了三個品牌十余臺新車;技術層面,有自研芯片“神璣NX9031”、操作系統“SkyOS·天樞”、“天行智能底盤”等核心技術;基建層面,截至今年8月,累計建成了充換電站超8100座,其中換電站超3400座,充電站超4700座。

也就是說,該布局的都布局了,該投入的也投入差不多了,接下來的重點就是盈利。
并且,從外部環境看,如果今年這樣的產品大年都無法實現盈利,蔚來明年壓力只會更大。
一是近年來資本市場對造車新勢力有了不同看法。蔚來美股市值最高的時候,一度達到1400億美元,但如今,這個數字變成了152億美元,縮水超過89%。據稱,從今年年初到9月30日,蔚來、理想、小鵬三家的市值,分別下跌了51%、27%和76%。
二是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無論來自傳統陣營的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安,還是新勢力陣營的特斯拉、問界、小米、理想等,都在拼盡全力搶奪潛在客戶。這種情況明年還會繼續。
三是明年一季度開始購置稅將調整,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不再享受全額減免,市場需求有下滑的可能。這種情況下,像蔚來這樣單靠資本支持的新勢力車企,經營壓力只會更大。
所以,如果今年能實現轉虧為盈,對蔚來后續的資本運作、企業運營都是利好,否則,它將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蔚來虧損117.45億元,其中二季度單季虧損49.9億,環比有所收窄。但截至今年上半年,蔚來累計虧損已經高達1300億元,資產負債率93.39%,遠高于理想(54%)、小鵬(67%)等新勢力以及行業平均警戒線(68%-70%)。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蔚來自年初開展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比如發起CBU(成本結算中心)經營機制,明確各部門的ROI指標和業績獎懲制度,收縮手機等非必要的業務板塊,并對部分崗位人員進行裁減等。

這次內部會議上,李斌再一次提到了降本的重要性。
“四季度就是踏踏實實賣車,踏踏實實把降本措施落實到位,踏踏實實把用戶體驗搞好。”“大家一定要統一思想,不必要的費用該砍一定要砍,但我們從根本上來講是靠多賣車實現盈利,而不是僅靠砍費用去實現盈利,不能竭澤而漁。現在到四季度結束只有兩個半月不到,大家一定要緊張起來。”
據稱,為了實現單季盈利,蔚來四季度的交付目標為15萬臺,平均5萬臺/月。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