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得在2022年,時任廣汽集團董事長的曾慶洪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動力電池成本已經占到汽車成本的40%~60%,我現在不是給寧德時代打工嗎?”此言一出,在網上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那么事實情況是不是正如曾慶洪所說,車企們都在給寧德時代打工?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共同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可以肯定的是,在當下的新能源車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寧德時代是以絕對優勢穩居冠軍的,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全球市場都是如此,來看幾組數據。

今年1~8月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寧德時代雖然同比下降了3.46%,但裝車量仍然達到了178.16GWh,市場占比為42.74%。緊隨其后的是比亞迪弗迪電池,裝車量為95.21GWh,市場占比22.84%。第3名中創新航,裝車量為29.18GWh,市場占比為7%。再往后其他的動力電池企業,市場占比都在6%以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看完了國內再來看全球市場,也是今年1~8月的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第1名還是寧德時代,裝車量254.5GWh,同比增長31.9%,市場占比36.8%。第2名也仍然是比亞迪弗迪電池,裝車量124.8GWh,同比增長50.3%,市場占比為18%。

第3名LG新能源,裝車量67.4GWh,同比增長13.3%,市場占比9.7%。再往后的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市場占比都在5%以下。通過以上數據不難發現,就目前來看在動力電池市場,寧德時代“寧王”的地位,短時間內真的沒有其他企業能夠撼動。不過有一點,如果比亞迪不是一家車企,而是跟寧德時代一樣是一家動力電池企業,那您的時代還會不會成為如今的“寧王”,還真的不好說。

就在10月20日寧德時代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總營收1042億,同比增長12.9%。凈利潤接近186億元,同比增幅達到了41.21%。也就是說,在今年第三季度寧德時代平均每天的利潤就超過了2億元。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從近兩年寧德時代營收情況來看,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后,2024年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從今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的營收情況來看,今年想要重新突破4000億大關難度不小。作為對比,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凈利潤是305億元,而上半年國內17家車企利潤總額僅為255億元。更有甚者上半年國內某家知名造車新勢力車企,上半年的虧損又超過了117億元,至今為止還掙扎在生死線上,已經喊出了第四季度盈利的口號。




綜上所述,你認為“車企在給寧德時代打工”這個觀點到底能不能成立?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