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汽車公司,一向謹慎,不太會在發布會上喊出過于鋒芒畢露的口號。但這一次,沃爾沃直接喊出了“第一車”。跨國汽車公司,通常的做法是把本土研發的產品推向全球市場,而對于沃爾沃XC70,北歐消費者的態度卻很直白:趕緊賣到我們這里來。跨國汽車公司,習慣用學術化的表達方式去描述新技術,可在沃爾沃XC70全球首發的現場,“插混”兩個字第一次被替換成了“超混”。這些細節,其實才是發布會背后很多人沒注意到的亮點。而這場發布會之所以意義非凡,是因為它不僅是一輛全新車型的登場,更是沃爾沃內部自我顛覆的信號。而把這一切帶到舞臺中央的,正是沃爾沃于柯鑫。

豪華超混第一車,這個標簽是友商都不得不認可的。誰真正掌握內燃機的核心技術,誰才有能力把插混做到頂級水準。這話過去常常出現在中國車企高管的演講里,如今被沃爾沃變成了現實。測試數據顯示,滿油滿電狀態下,XC70能跑近1600公里。這直接把行業標桿拉高了,因為大多數車企在PPT里寫的數字,頂多是1200公里。沃爾沃雖然也克制地寫了1200公里,但本質不同——它用的不是常見的P1+P3+P4,而是P1+P2+P4結構。
更關鍵的是,XC70搭載了3擋行星齒輪組。簡單說,這就是為什么它叫“超混”,而不是普通插混。P2電機的優勢在于動力可以通過變速器,動力范圍更大更平順;而P3雖然便宜,但動力表現差一截。結果就是,XC70既能交出200公里的純電續航,又能在兩驅和四驅模式下,做到5.85L/100km和6.55L/100km的饋電油耗。在行業工程師眼里,這些數字背后含金量極高。要是用一些車企愛玩的“極限挑戰”模式,比如城區低速勻速行駛,它甚至能沖擊2000公里續航。

更巧妙的是,XC70的P1和P2采用同軸設計,不僅讓尺寸更緊湊,更給車身安全結構留下空間。在發布會的正面柱碰測試里,XC70車門能輕松打開,核心結構完好,乘客安全無虞,這背后就是工程思路的不同。
為什么要這么造車?答案其實很直白。隨著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崛起,市面上出現了增程、油改電、電改油等形態,但各有短板。沃爾沃的態度很清楚——不想讓任何用戶在安全和體驗上妥協。這種堅持,正是“沃爾沃于柯鑫”所強調的豪華車應有的姿態。
放眼整車亮點,XC70同樣有很多突破。比如7種駕駛模式由系統自動切換,更契合中國用戶習慣;發動機實力夠強,簡直是隨車自帶充電樁;智能化方面,有主動領航、影院級座艙、全場景泊車輔助,還把AI能力場景化落地。連隱藏式門把手的安全性,也被沃爾沃推上了新高度。更讓人驚喜的是,預售價壓進30萬元以內,而且9月底上市時還會有進一步的驚喜。對比寶馬X3、奔馳GLC,甚至是理想L6、問界M7、智界R7,XC70已經不是跟隨,而是獨立開辟出性能、品質、續航、口碑、智能化多維度的新戰場。

“不怕被對比”,這就是XC70的底氣。外界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什么選擇超級混動,而不是增程?答案是,超級混動才是真正面向未來的方案。它既能用電,也能用油,不是過渡,而是全場景解決能力。過去的T8是油為主電為輔,而XC70的超級混動,是真正意義上的“油電并行”。
在智能駕駛上,沃爾沃的邏輯依舊與眾不同:不追風口,不拿用戶安全換熱點。XC70搭載了大模型語義識別、三屏聯動、四音區識別、可調級別輔助駕駛,但始終堅持“人主導機器”。于柯鑫直言:“不是所有場景都適合智駕介入,我們不會強推,也不會過度營銷。”
XC70的用戶群體,是那些不盲從的人,那些能看懂技術的人。它不是為了搶誰的市場,而是通過均衡與成熟,展現一款豪華插混該有的價值。沃爾沃內部的評價也很直接:“它太均衡了,每一個維度都不激進,但每一個維度都站得住。”
所以,XC70遠不止是一款車。它是沃爾沃在體系、研發、技術和思維層面完成的一次整體變革。也正因為如此,沃爾沃提出了要在細分市場至少50個城市超越BBA的目標。站在今天回望,這是一輛“全面無短板”的車,更是一份讓市場重新認識沃爾沃的答卷。而把這份答卷遞出去的,是爾沃于柯鑫”。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