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鈴汽車正在陷入一個“賣的越多虧的越多”的怪圈。10月21日,江鈴汽車發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江鈴汽車的營業收入為91.96億元,同比下降6.26%;歸母凈利潤為1640.6萬元,同比下降93.94%;扣費凈利潤為-7293萬元,同比下降126.67%。第三季度江鈴汽車累計銷量8.25萬輛,同比增長10.44%。

即便把時間線拉長,也無法改變江鈴汽車的尷尬處境。今年前三季度江鈴汽車累計銷售260957輛汽車,同比上升7.73%,但銷售收入卻同比減少了1.59%,為272.8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35.76%,為7.49億元。銷量上漲了,營收和凈利潤卻同時下跌,到底是什么拖累了江鈴汽車?

對此,江鈴汽車稱,三季度利潤下滑主要受控股子公司江鈴福特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業務調整影響,相應轉回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據悉,江鈴福特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江鈴汽車與福特汽車合資成立的乘用車科技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后增資至26.78億元),雙方持股比例為51:49,主要生產硬派越野車、SUV和MPV。

表面上看,這樣的解釋合情合理,但深究背后的原因不難發現,江鈴汽車產品低端化以及受到價格戰波及才是更顯著的因素。實際上,如果扣除政府補貼等外部輸血,今年第三季度江鈴汽車是虧損的。今年前三季度,江鈴汽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2.02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5.24億元,同比下滑88.3%。

數據顯示,江鈴集團乘用車9月零售銷量為2155輛,其中起售價只有3.99萬元的小麒麟以1461輛占比高達67.8%。另外,吉利、比亞迪、長安等一線廠商持續的價格競爭,讓江鈴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江鈴汽車2025年前三季度的凈利率僅為1.67%,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48.79%。

事實上,過去三年江鈴汽車的業績表現整體不錯,2022-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01億元、331.67億元、383.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5%、10.2%、15.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15億元、14.76億元、15.37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59.4%、61.3%、4.2%;但江鈴汽車財報中應收賬款的大幅攀升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其業績表現。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其應收賬款達到57.17億元,比去年底增加15.36億元,增幅達36.75%。

主編點評
不過江鈴汽車還有機會。9月份,福特中國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福特銷售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全面負責福特乘用車和皮卡車型在華的營銷、銷售和服務業務,將長安福特和江鈴福特的渠道網絡進行了統一。這樣的調整減少了兩家合資公司的內耗和資源分散,有助于集中力量打“翻身仗”。通過產品結構優化、成本控制、加快電動化轉型等一系列調整,江鈴汽車有望突破困局。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