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悄悄換電池”的操作,竟然收獲了一片好評。
與其他車企宣傳采用寧德時代電池,過程中偷換其他品牌電池的操作相反,最近,MG4把530智趣版原定的瑞浦蘭鈞電池,悄悄換成了寧德時代的電芯。沒有大規(guī)模的官宣,沒有炒作,結(jié)果出乎意料地好評如潮——有人直呼“這樣的虛假宣傳請多來幾次”,也有人感嘆“花同樣的錢,買到更好的料,MG是真懂用戶”。
用行動替代營銷
9.38萬元的售價未變,核心部件卻升級到了行業(yè)龍頭寧德時代,性價比在同級車市場中幾乎“秒殺一片”。對于注重產(chǎn)品實在感的消費者而言,這種“用行動替代營銷”的姿態(tài),比任何廣告都更有說服力。
事實上,電池不僅是電動車的成本核心,更是品牌信任的基石。行業(yè)數(shù)據(jù)顯示,在售價9萬元左右的純電轎車市場,大多數(shù)產(chǎn)品采用的是二三線品牌電池,能滿足“夠跑”的基礎(chǔ)需求。而廠商們對供應信息往往諱莫如深,消費者想知道自己買到的是誰家的電芯,幾乎只能靠論壇、測評和拆解視頻去“扒”,抑或是在工信部的表格中慢慢尋找。
正因為如此,當MG4“反向偷換”的消息被曝光后,消費者的反應不僅是驚喜,更是罕見的信任回流。這種信任,恰恰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最稀缺的資源。

同時,MG在國內(nèi)市場的走勢,也需要這樣一場“加分操作”。數(shù)據(jù)顯示,MG品牌9月國內(nèi)銷量達到16502輛,同比增長123%,環(huán)比增長115%。其中,MG4單一車型貢獻了11789輛,占比高達71%。這是MG新能源車體系的絕對支柱,也是其國際化布局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
面對純電轎車市場愈發(fā)激烈的競爭,MG選擇在電池環(huán)節(jié)投入更多資源,看似“吃虧”,實則是在為品牌長期信任度“蓄能”。畢竟,當競品還在用價格戰(zhàn)博取關(guān)注時,MG用實實在在的配置升級,重新定義了“誠意”的含義。
更重要的是,這種升級并非一次性的營銷噱頭,而是一種價值取向的宣告:在交付壓力與成本博弈之間,MG選擇站在用戶一邊。
在行業(yè)頻頻曝出“減配”風波的背景下,MG4這次操作,無異于逆勢而行的“清流”。它讓消費者相信,這家品牌不是在“砍料求生”,而是在“加料取信”。
MG運營的底層邏輯
當然,MG4贏得口碑的原因不只是一塊電池,而是一整套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服務邏輯。
MG為MG4車主提供了“自燃賠新車”的承諾,同時推出了“三電系統(tǒng)終身保修”的政策。這意味著,只要車主仍在使用車輛,電池、電機、電控這三大核心系統(tǒng)將享受永久質(zhì)保。這不僅是一種服務,更是一種安全感的傳遞。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用戶最大的擔憂之一是電池安全和后期維護成本。MG用“自燃賠新車”這樣直接的表達方式,把這種隱性焦慮變成明確的保障。相比一紙保修條款,這樣的“說人話式”承諾,更容易打動普通消費者,也讓“放心”變成了真實的購買理由。
這種理念,與MG品牌在過去幾年里持續(xù)倡導的“讓科技更平權(quán)”一脈相承。無論是此前推出的高性價比全球車型MG4 EV,還是此次“反向升配”的530智趣版,MG都在用實際行動證明:科技不該成為門檻,而應是每一位消費者都能輕松擁有的生活福利。
從更宏觀的層面來看,MG4的這一舉動,也是中國汽車品牌競爭進入“信任時代”的一個縮影。價格戰(zhàn)終將失效,配置競爭會趨同,而誰能贏得用戶長期的信任與好感,才是真正的壁壘。
MG4這次“偷偷換電池”,沒有浮夸的廣告,也沒有復雜的傳播,卻因為足夠真誠、足夠?qū)嶋H,反而獲得了最有價值的傳播效果——用戶的自發(fā)好評。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