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剛剛公布的三季報交出的成績單,為其全年業績目標幾乎定下了基調。前三季度累計銷量326萬輛,完成全年460萬輛目標的約71%,在國內外市場競爭持續加劇的背景下,這一進度無疑展現出極強的執行力。若按照當前增長趨勢推算,比亞迪今年全年銷量有望沖刺470萬輛以上,營收突破7500億元,繼續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陣營。

支撐這種確定性的,是比亞迪產業體系的“厚度”。在經歷了長達兩年的價格戰后,行業利潤率普遍承壓,但比亞迪三季度毛利率,依然實現了環比提升1.6個百分點,說明其成本管控與產品結構升級正在發揮作用。DM-i、DM-p混動系統和e平臺3.0技術的持續下放,使比亞迪在15萬至25萬元區間的競爭中形成了技術壁壘,也讓品牌不再依賴“規模換增長”。

從產品節奏看,比亞迪的陣列比以往更加立體。海獅、秦L、宋L、唐L構成了高低搭配的主力陣容,方程豹、仰望則在高端市場持續放量;海外市場方面,隨著泰國、巴西、墨西哥、英國等工廠陸續投產,比亞迪的出口規模將進入加速階段。僅前三季度海外銷量就達70萬輛,同比暴增132%,遠超去年全年水平。目前比亞迪產品已覆蓋全球117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多個國家躋身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列。這意味著比亞迪的增長動力,正在從單一的國內需求,轉向“雙輪驅動”的全球布局。
研發投入仍是比亞迪的長期護城河。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高達437億元,同比增長31%,遠超凈利潤。這樣的投入,為比亞迪在智能化與電動化賽道上建立了技術領先地位——“天神之眼”輔助駕駛、兆瓦閃充、刀片電池進化版等技術的落地,將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隨著智能駕駛、補能體系和整車架構的同步迭代,比亞迪有望在2026年前形成新一輪技術周期優勢。
綜合判斷,比亞迪全年業績大概率將繼續保持“量利雙增”的格局。雖然行業價格戰尚未完全退潮,但比亞迪憑借強大的成本優勢、完善的產業鏈控制力以及持續擴張的海外市場,具備穿越周期的能力。換句話說,2025年的比亞迪不只是“銷量冠軍”,更有望成為中國制造全球化轉型中最具象征意義的樣本——從技術驅動到產業外溢,正書寫新能源時代的“增長新范式”。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