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破產審查一年后,曾一度瀕臨“死亡”的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正試圖向市場傳遞其意圖“復活”的強烈信號。近日,其官方發布的“好事將近”動態,結合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與重整投資人的宏偉規劃,一幅關乎產品、渠道與供應鏈的復興藍圖正逐漸清晰。

官方釋放積極信號,評論區卻現用戶“喊話”
11月3日,威馬汽車通過其官方微信、微博賬號發布“好事將近,敬請期待”的動態,并配以“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圖文。這一舉動被廣泛解讀為威馬汽車在沉寂多時后,準備重回公眾視野的明確信號。
然而,在微博平臺的該條博文下,市場與用戶的反饋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景象。熱評區被“先恢復車機網絡和手機APP”的呼聲占據,這揭示了威馬汽車在陷入經營困境后,其現有車主仍面臨著基礎服務中斷的窘境。而在微信平臺,官方則選擇了關閉評論區。這一細節凸顯了威馬復興之路的首要挑戰:如何重塑用戶信任與修復品牌口碑。

復興計劃初現端倪,新車、網絡與供應鏈多線推進
盡管用戶端仍有欠賬,但威馬汽車內部的重整與復蘇工作似乎已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據相關知情人士處獲悉,威馬汽車計劃在本月底舉行一場關于新車的發布會,這或許是官方所稱的“好事”之一。該人士進一步透露,此次動向涉及“產品、網絡、供應商等”,“基本上什么都有”,表明這將是一次全方位的重啟。
在至關重要的售后服務層面,相關售后人士證實,團隊已重新上崗,盡管全國服務網絡尚未完全恢復。目前,威馬維持著與全國90多家售后網點的合作,并計劃后續繼續擴充,以重建完整的售后體系。
威馬汽車的“復活”并非空穴來風,其背后的核心推動力來自于重整投資人——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早在今年9月6日,翔飛就通過發布的《致供應商白皮書》勾勒了新威馬的五年發展規劃。這份藍圖極為雄心勃勃:計劃在未來5年內向市場推出10款以上的新產品,以適配全球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對于短期目標,翔飛表示將全力以赴推動威馬EX5和E5車型在溫州基地快速恢復量產。計劃到2025年底,保底生產1萬輛,力爭達到2萬輛,預計將帶來10至20億元的收入。為支持這一計劃,翔飛初期預計投入10億元資金,用于設備升級、供應鏈恢復和產品開發。
從輝煌到破產,威馬能否“涅槃重生”?
威馬汽車曾是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的佼佼者,是最早獲得造車資質并自建工廠的企業之一。2019年,其以近1.7萬輛的交付量位居新勢力第二,風頭無兩。然而,此后三次沖擊IPO未果,加之2019年至2021年累計虧損高達174億元,公司最終在2023年10月申請破產審查。經審計,其負債高達203.67億元,資產僅39.88億元,資不抵債情況嚴重。

如今,隨著新投資人的入主、官方信號的釋放以及具體復產計劃的推進,威馬汽車正試圖從破產的廢墟中站起。然而,其“復活”之路依然布滿荊棘:龐大的歷史債務、受損的品牌信譽、中斷的用戶服務以及競爭已呈白熱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都是其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的愿景能否實現,仍需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