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七大變化解讀2019補貼政策新方向
2021年3月26日,牽動新能源行業神經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終于“靴子落地”。出乎意料的是,一些新能源廠商的車型價格也相應上漲。2021年新補貼政策的技術標準和補貼門檻有哪些調整,會對新能源行業產生哪些影響?新能源廠商會不會提高產品終端的售價,提高到什么程度?下面將詳細解釋上述問題。
2021年新政的七大變化
與2021年新能源政策相比,2021年新補貼政策有以下變化:一是取消土地補貼,國家補貼回落50%以上;二是續航里程要求再次提高,續航里程在250公里以下的車型將面臨零補貼;三是電池包能量密度將再次提升門檻,從2021年最低的105瓦時/千克提升至最低的125瓦時/千克;四是要提高用電水平的上限和下限;5.土地補貼由補貼車輛改為補貼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6.營運車輛完成銷售許可后預撥部分資金;七、燃料電池補貼政策另行制定等。
◆取消土地補貼,補貼金額大幅降低50%以上。
最令行業意想不到的是,2021年,新補貼政策大幅降低了補貼金額,與2021年平均水平相比,降幅超過50%。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2021年國家賠償上限為1萬元,較2021年下降54%;續航里程高于40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將回歸50%,續航里程300-400公里的電動車將回歸60%。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新政實施后,地方補貼將正式取消。因此,如果算上國家補貼和土地補貼的雙重補貼金額,2021年的補貼將遠超2021年的降幅50%。以電池組能量密度135瓦時/千克、續航355公里、功耗21度的車型為例。其2021年補貼較2021年下降83%,說明2021年下降程度較大。
2021年,新政設定了與2021年一樣的過渡期。但與2021年政策相比,過渡期較短,補貼資金較低。但在過渡期內,持牌車型仍可享受土地補貼。據了解,2021年新政將于3月26日起實施,過渡期為2021年3月26日至2021年6月25日。過渡期內,對符合2021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21年技術指標要求的持證車輛,按2021年補貼金額的0.1倍給予補貼;2021年銷售符合技術指標要求的許可車輛,2021年補貼相應標準的0.6倍;過渡期內,在該品牌上銷售的燃料電池汽車將在2021年獲得相應標準的0.8倍補貼。
由于2021年符合技術規范的車型在過渡期內仍享受高額補貼,今年高續航、高能量密度的車型將迎來過渡期內的搶裝潮。對于想在3月26日到6月25日的過渡期買車的消費者來說,一定要關注車型的技術指標,避免資金損失。
◆高續航車型補貼減半,250公里以下車型補貼為零。
無論是國家扶持優強的政策取向,還是市場消費的升級需求,都在推動車輛續航里程的提升。從政策導向來看,補貼政策對車輛續航里程的要求逐年提高,對低續航車輛的補貼逐年減少甚至零補貼。就2021年而言,新政對續航里程這一指標要求相對嚴格。首先,啟動補貼門檻提高到250公里,400公里以上的補貼也較2021年大幅降低50%。
中國新能源補貼始于2021年。起初,只評估了巡航范圍的一個指標。后來逐漸引入了電池組能量密度、功耗等技術指標。這一切都表明國家在引導企業通過政策調整壯大實力,提高競爭力,也反映出整個新能源行業的淘汰賽階段在市場競爭中進一步升級。五年前的2021年,續航100公里的電池可以獲得2.8萬元的國家補貼。到2021年,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的電動車最高只能拿到2.5萬元。
◆能量密度上限不變,補貼系數大幅調整。
根據財政部對新補貼政策的解讀,為保障新能源汽車質量安全,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技術指標上限不會單獨調整,但做了兩次調整。一是將補貼門檻提高到125 Wh/kg;二是補貼系數進行了調整,沒有一項高于兩倍補貼。這意味著雖然某款車型已經達到了像2021年那樣的補貼門檻,但是收到的錢卻大大減少了。比如一款續航355公里的車型,其電池組能量密度為141Wh/kg,2021年可獲得的國家補貼為4.5萬元×1.1 = 4.95萬元,而2021年可獲得的補貼為1.8萬元×0.9 =
◆提高了用電補貼的門檻和上限。
新能源補貼政策自2021年純電動乘用車能耗水平出臺以來,這一技術標準讓企業“苦不堪言”。據業內人士反饋,2021年,功耗超過規定閾值35%的車型非常少。就2021年新政而言,功耗優化水平低于10%的車型將獲得補貼;2021年,優于規定門檻25%的車型可獲得1.1倍補貼,到2021年,需要高于35%才能獲得1.1倍補貼。
從整體技術指標來看,2021年新補貼政策雖然沒有調整續航里程、電池組能量密度、功耗等技術指標上限,但技術指標下限大幅提升,能量密度、功耗水平補貼系數大幅調整。對于消費者而言,2021年新政將使消費者購買的新能源汽車更安全、更可靠、更節能、更環保;對于企業來說,2021年的新政意味著新一輪淘汰賽的正式開始。要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取勝,不僅要靠先進的技術研發實力,更要靠產品的高質量、安全性和可靠性。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政策的青睞,也才能在外資品牌進攻中國市場的時候守住陣地。這是決策的良苦用心。
◆補貼由補貼車輛變為補貼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
根據2021年新的補貼政策,自6月26日起,地方補貼正式取消,過渡期結束后,新能源汽車不再給予購置補貼,而是用于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和配套運營服務的“短板”建設。根據的統計,到2021年肯定會補貼的省市多達15個。2021年新政公布后,這些補貼很可能會相應調整,因為2021年新政表示,如果6月25日后地方政府繼續給予車輛購置補貼,中央政府將相應扣減相關財政補貼。
將地面補貼由補貼車輛改為補貼充電/氫加氣站等配套基礎設施,不僅可以改善新能源車主的充電和氫加氣體驗,還有助于形成統一公平的競爭環境,打破地方保護的頑固現象。
這對于消費者來說尤其是一件好事,因為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76萬輛,但截至2月底,新能源汽車與公共充電樁的比例僅為7.9: 1,即每8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個公共充電樁。此外,從大部分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反饋來看,充電樁不僅數量少,而且在維護上也容易被忽視,導致電動車車主在充電和使用方面的體驗較差,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們使用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和積極性。財政部認為,使用環節投入不足、充電等配套技術設施不完善,成為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新能源政策從補貼汽車向補貼配套基礎設施傾斜,只是為了改善和提升電動汽車用戶的充電體驗和應用環境。
◆燃料電池補貼政策另行制定。
與2021年相比,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不隨整體補貼政策公布,將與公交車補貼政策分開公布,可見國家對燃料電池汽車的重視。首先,2021年燃料電池仍按國家補貼:土地補貼1: 1進行補貼。2021年新政過渡期內,期間銷售的燃料電池汽車將獲得2021年相應標準的0.8倍補貼。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補貼金額,燃料電池汽車都比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的新能源汽車更優惠。
財政部表示,為加快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財政部等部門目前正在研究支持燃料電池汽車、加快新能源公交車推廣的政策措施,按程序報批后將另行發布。
◆部分資金將在營運車輛銷售并取得牌照后提前撥付。
與2021年的政策不同,2021年新政在車輛運營方面更加人性化。財政部表示,從2021年開始,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銷售并上牌后,將提前撥付一部分資金,待達到2萬公里后進行清算。這意味著企業不必像2021年那樣,必須滿足2萬公里的里程才能申請營運車輛補貼,這將大大緩解企業的資金和運營壓力。
有些企業模式會相應調整售價。
2021年新補貼政策發布后,蔚來汽車銷售在微信上表示,蔚來ES8(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將從27日0: 00起上調終端價格5萬多元。隨后,的編輯了解到,蔚來將3月26日最后一個四小時保價計劃推給用戶,顯示只要在27日0: 00前進行大額支付,就可以享受2021年的補貼政策和最高6.75萬元的補貼,否則如果按照2021年新的補貼政策公式計算,補貼將減少5.598萬元。
2021年新政發布前,新特、Xpeng汽車上調車型價格,其中2021年新特DEV1的終端價格,創智版補貼后價格由原來的6.69萬元上調至7.19萬元,調價5000元,增幅約7.5%;補貼后原版本售價由7.19萬元上漲至7.79萬元,調價6000元,漲幅約8.3%。2月初,Xpeng Motors公布了小鵬G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終端售價區間,從13.58-16.58萬元上漲至15.58-19.98萬元,其中頂級專屬版售價上漲3.4萬元,漲幅20.5%。
然而,一些公司承諾,在補貼新政后,一些車型將保持價格不變。廣汽新能源表示,傳祺GE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傳祺GS4(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PHEV均保持終端價格不變,這意味著廣汽新能源將為傳祺GE3提供9.07萬元/臺,為傳祺GS4 PHEV提供3.3萬元/臺。
全文摘要
隨著2021年新政的發布,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升級淘汰賽。發展“補貼依賴”的企業患者,如果不能及時跟上市場和政策的步伐,就會成為被遺忘的歷史。緊跟市場消費需求,靠實力獲得政策支持的優質企業,才會成長發展,與特斯拉等國外品牌競爭。在真金白銀補貼倒計時中,中國新能源產業能否提升制造水平和新能源汽車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看新補貼政策的“試金石”會篩選和激發出什么樣的結果。
獲獎專屬車標快來拿吧。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